黃衫女俠|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圖片來源:網絡
跌宕起伏的2024年就快要結束啦,這幾天全球股市好像都憋著一口氣,在各種大事件的高壓之下,也要保住這一年的收益!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5
這是全球股票市場今年以來的表現,可以看到,A股還是相當爭氣的,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到16.95%,表現僅次于美股。
12月以來A股的表現也很頑強。
這幾天全球大事不斷,大伙都在擔憂是否又要輪到“埋單”,但A股這回非常堅挺,成交額一直保持在1.5萬億以上,昨天三大指數也仍然小幅收漲。
這不由得讓我等小散浮想聯翩:
難道我A的跨年行情要來啦?
01
A股日歷效應顯著,跨年紅包多少會有
日歷效應在投資界的歷史由來已久。
20世紀80年代初,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唐納德·凱姆就發現了股市中的“一月效應”,即小盤股在1月份的表現遠勝大盤股。
后來,大家發現,“一月效應”同樣適用于全球市場。從歷史上看,1月通常也是全球股市表現最佳的月份。
“一月效應”也因此成為了日歷效應的“鼻祖”。
來到A股,“一月效應”更多表現為跨年行情。
根據海通證券統計,自2005年以來,A股大多數年份都有一定程度的跨年行情,只是啟動時間和漲幅大小會有些許差異。
A股跨年行情的啟動時間一般與下半年的行情有關。
如果下半年行情較弱,那么跨年行情一般會來得早一點,比如06、08、13、20、22,23年這幾個年份,跨年行情從11月初到12月初就開始了。
如果下半年行情比較好,跨年行情則會來得稍遲一些,一般在1月中下旬甚至2月初才啟動,比如05、07、10、11、14、15、16、17年。
另外歷史上還有接近三成左右的年份,在元旦附近就啟動跨年行情,比如09、12、18、19、21年。
換句話說,A股很有儀式感,每逢跨年基本都會給大家伙發發紅包,但紅包是多還是少,就要看具體年份和行情了。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在跨年行情中,接近47%的年份中,滬深300漲幅能夠超過30%,比如2007年漲幅達到89.6%,是歷次跨年行情中紅包最大的一封。
37%的年份中,滬深300漲幅在10%~30。
另外還有37%的年份,滬深300漲幅不足10%,比如2014年的跨年行情最為寡淡,漲幅只有5.7%。
因此,從歷史經驗來看,A股多多少少都會有跨年行情,年末布局上漲的機會總是大于下跌,對于想入市的小伙伴來說,年底之前不失為一個布局的較好時機。
02
今年跨年行情值得期待嗎?
當然,歷史經驗并不能代表未來,市場也并不總是遵循歷史趨勢,真正做投資,還是得仔細權衡。
那么,A股今年的跨年行情是否值得期待呢?
關鍵看三點:基本面、流動性以及政策預期。
基本面上,2024年11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3%,連續兩月位于景氣區間,其中,中小企業景氣度有所好轉(中型企業為50.0%,前值為49.4%;小型企業為49.1%,前值為47.5%),更能代表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好轉。分項目來看,新訂單PMI、生產PMI及采購量PMI較10月份均有所上行,表明企業訂單需求持續增長,生產經營活動擴張態勢明顯。
海外資金方面,華西證券指出,隨著前期一攬子政策落地顯效,市場對四季度增長預期得到提振,疊加年底結匯需求支撐,預計短期可能出現美元高位震蕩+人民幣匯率反彈的“雙強”局面,強美元引發的交易性外資流出將有所減弱。
國內資金方面,11月出現年內權益類基金發行高峰,有望為跨年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與此同時,對政策面的樂觀預期也有利于跨年行情的演繹。
華西證券表示,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或是樂觀情緒發酵的窗口期,“新質牛”相關主題性投資仍會較活躍。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滬深300指數當前的市盈率TTM為12.6倍,處于近十年52%的歷史分位,仍處于合理區域。
“924”以來,A股迎來了一波高強度的超跌反彈,上證指數、滬深300漲幅均超過20%,且A股日均成交額一直穩定在1.5萬億以上,市場熱度不減,估值又處于合理區間,加上今年春節假期來得比較早,1月28日就已經是除夕了,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今年的跨年行情可能會提前啟動。
03
跨年行情怎么布局?分享一下杠鈴策略
跨年行情應該如何布局呢?
分享一下我的杠鈴策略,即紅利資產+彈性資產。
紅利資產我們之前寫過挺多的,當前A股有不少紅利指數和紅利策略的基金,都可以借鑒,只不過這兩天紅利又漲起來,想布局的話可以等待合適的時機。
彈性資產則可以參考“924”行情中的領漲板塊,包括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比如AI+、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國產替代、數據要素等。
人形機器人是近期市場比較火爆的主題。我查了一下數據,截至12月5日,11月27日以來機器人ETF(562500)已經累計上漲了13.11%,資金關注度非常高。
人形機器人已經是當前全球最火的前沿賽道之一。
前不久,特斯拉發布Optimus靈巧手抓網球的驚艷視頻,直接點燃了市場,據報道,全球目前已經“有超過50種不同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開發中?!?/p>
而在國內,小鵬、華為、寧德、長安等行業巨頭們也都陸續宣布進軍機器人產業。
機器人題材直接晉級為A股的強主線。
中信建投指出,人形機器人政策不斷加碼,將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支持下,人形機器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的步伐將加快。
機床ETF(159663)近期走勢也很強。
日本是中國機床重要的進口來源地,日本機床對中國的訂單自2023年1月份開始下滑,在2024年4月份開始,日本機床對中國訂單趨勢性轉正,并在6-10月同比增增速高達54%,表現出了明顯的需求擴張。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