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作為經典的抗血小板藥物,在冠心病的急性期或冠脈介入手術(PCI)后進行短期的聯合治療,并在慢性期采用單一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但對于穩定期單藥治療的選擇,一直比較有爭議。早期臨床上基本都是阿司匹林單藥治療,維持終生,后續的HOST-EXAM研究之后又有偏向氯吡格雷的單藥推薦。同時,根據既往的臨床經驗,單抗治療的選擇可能還與患者的出血風險和PCI手術的復雜程度有關。但這些假設缺乏臨床證據支持。近期,JAMA:Cardiology雜志發表了一項HOST研究的最新事后分析結果,探討了這一話題。
這項多中心HOST-EXAM Extended研究的事后分析是一項在韓國37個中心進行的開放標簽試驗,從2014年到2018年招募患者,隨訪時間長達5.9年。分析工作從2023年2月持續到11月。研究包括了在接受PCI后維持6至18個月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無事件的患者。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療。本研究主要針對那些有足夠的數據來評估高出血風險(HBR)或復雜PCI的患者進行了分析。共同主要終點是血栓性復合終點(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風、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再入院和確定/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和任何出血(BARC分型2至5型)。
研究結果顯示:在3974名納入的患者中(平均[SD]年齡,63.4[10.7]歲;2976名男性[74.9%]),866名患者有HBR(21.8%),849名患者接受了復雜PCI(21.4%)。與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無論在有無HBR和/或PCI復雜性的情況下,都與較低的血栓和出血事件率相關。對于血栓性復合終點,HBR患者的 hazard ratio(HR)為0.75(95% CI,0.53-1.04),非HBR患者為0.62(95% CI,0.48-0.80)(交互作用P= 0.38),復雜PCI患者為0.49(95% CI,0.32-0.77),非復雜PCI患者為0.74(95% CI,0.59-0.92)(交互作用P= 0.12)。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減少出血的效果在有HBR(HR,0.82;95% CI,0.56-1.21)和無HBR(HR,0.58;95% CI,0.40-0.85;交互作用P= 0.20)的患者中是一致的,在接受復雜PCI(HR,0.79;95% CI,0.47-1.33)與非復雜PCI(HR,0.68;95% CI,0.50-0.93;交互作用P= 0.62)的患者中也是如此。
毅訊點評
本研究通過對HOST-EXAM研究的事后分析發現,PCI術后穩定期的冠心病患者不論是否存在高出血風險,不論是否存在復雜PCI的情況,或兩者合并存在,都不影響氯吡格雷在長期預后方面優于阿司匹林的結果。本研究對氯吡格雷的單藥長期治療的優勢給于了進一步證實,并且否認了臨床上的一些擔憂。然而,單一的RCT事后分析的結果,而且集中于單一人種和單一國度,可能很難說明問題。我們可能還需要“背靠背”的證據支撐。但不論如何,氯吡格雷的優勢似乎在東亞人群中是有所體現的,期待進一步的研究,甚至指南的更新。
參考文獻: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article-abstract/2826880
審校:耿新寧 ┆編輯:胡欣妍┆來源: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
投稿郵箱:hyxc-tougao@hyxcchina.com
聯系電話:4006-562-862
投稿詳情:
點擊“閱讀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