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覺 圖片來自網絡
方先覺在衡陽之戰中表現的有多好,王耀武就表現的有多差。
很難想象,方先覺以一軍之力,戰斗兵員加上非戰斗兵員和配屬部隊共計18000人的實力,竟然能在日軍先后四個師團的攻擊下頑強守住了衡陽47天。
更很難想象,王耀武以第24集團軍3個軍的兵力加上配屬的79軍,竟然對日軍第40師團的阻擊毫無辦法,遲遲未能打通救援衡陽的道路。
相對于王耀武在抗戰爆發后立下的累累戰功,這一次救援衡陽,王耀武的表現很不王耀武。
可能有人會說,王耀武此時的實力也大不如前。雖然下轄73、74和100軍,又配屬了79軍,可73軍自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兩次戰損后,老兵損失殆盡,補充進來的都是一些新兵,根本派不上用場;74軍的57師經過常德會戰后,僅剩下了幾百人,雖然王耀武從其他部隊抽調了大批老兵補充,可新兵的訓練遠未完成,并未形成戰斗力。
這倒是個理由???4軍的51師和58師呢,100軍呢、79軍呢?這可是8個師??!
即便各師都未滿員,但每師7000~8000兵力還是有的,這可是6萬余人的兵力,難道突破不了日軍第40師團1萬多人的阻擊?
恐怕更多的是場外因素決定了此次救援遲遲未至吧。
1944年 7月21日,116師團120聯隊長和爾基隆戰死。
這個人很要強。
本來,巖永汪已經下令在19日停止攻擊,可由于之前120聯隊在攻打張家山的時候失利,被撤下陣地改打虎形巢。這讓一貫驕傲的和爾大佐很不滿。
為此,他才在攻擊攻打虎形巢的時候采用了日軍少見的人海戰術。雖然攻下了虎形巢,可也損失慘重。
但和爾不滿足,他認為自己并不比受到巖永汪偏愛的133聯隊長黑瀨平一差,因此,在明知道已經停止進攻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西禪寺局部發起進攻。
面對一心求死的和爾,守軍自然也不會客氣,就順手幫了他一把。
得知和爾大佐戰死的消息后,巖永汪并未感到傷心,因為他面臨的問題更加焦心,包括日本大本營和中國派遣軍都紛紛發來詢問,為何衡陽打了一個月了,還未攻下?
面對質詢,巖永汪無言以對。
難道是因為衡陽守軍知道他們陷入必死之地才拼死抵抗?如果放開一道口子,就像之前常德會戰那樣,守軍會不會沿著這條通道突圍呢?
巖永汪越想越覺得有理,在請示了橫山勇之后,116師團在城西和城南打開了一道口子??珊怅柌皇浅5拢较扔X也不是余程萬。
此時的衡陽陷入了一個非常膠著的一個狀態,中國援軍解不了圍,日軍也攻不進去。
時間拖得越長,對守城的第十軍越不利。這個道理蔣氏是懂得的。
見負責指揮援軍的李玉堂調度無方,蔣氏氣得大罵,他越過李玉堂,直接督促24集團軍總司令王耀武盡快解圍。
可事情卻變得很詭異,王耀武的部隊出現在哪里,其側翼就會出現第40師團的阻擊部隊。
這個現象出現一次兩次可能是巧合,可每次都這樣,難道第40師團這支戰斗力并不強的部隊這次成精了不成?
蔣氏和王耀武等人哪里知道,蔣氏發給李玉堂、王耀武等人的解圍密電已經被日軍破譯。更要命的是,在這份密電中,蔣氏詳細規定了各軍、各師的攻擊方向和目標。
雖然說,這么詳細的規定反映出蔣氏對解圍衡陽的重視,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蔣氏越級指揮的毛病又犯了。
如果蔣氏的密電僅是發給集團軍,軍、師的作戰目標和攻擊方向由集團軍總司令來部署的話,日軍即使破譯了密電也沒啥用。
可由于蔣氏改不了越級指揮的惡習,部下又不敢不服從他的命令,終于在衡陽之戰中造成了惡果。
就在這膠著中,衡陽之戰進入了8月。
衡陽之戰的慘烈、守軍防守之頑強,大出日本大本營的意料。他們派出了一支考察團來到衡陽視察,得出的結論是,在這種情況下,第3和13師團繼續南下打通粵漢線的作戰是不合適的。當務之急是把南下的13師團抽調到衡陽一線,把正在執行防守長沙和修好長衡公路任務的第58師團也調到衡陽方向來參與攻城。
可這份計劃卻遭到了第十一軍高參島貫武治的反對。
圖片來自網絡
島貫武治認為,第十軍當下的主要任務是消滅第9戰區薛岳殘部,如果把正在耒陽的13軍調到衡陽,耒陽方向就會出現一個空檔,實現不了在茶陵方向圍殲第9戰區殘部的作戰任務。如果要想封堵住這個空檔,就要把正在茶陵作戰的第3師團一部調過來,可如此一來,茶陵一帶的中國部隊定會進行反擊。
因此,島貫武治認為,13師團不是不能調到衡陽,而是應該在第3師團殲滅茶陵方向的第9戰區部隊后才可以進行。
至于第58師團是否調到衡陽一線,則取決于兩個要素,一是長衡公路修好了沒有;二是,58師團調離后,由誰負責防守長沙。這兩個要素如果達成,58師團可以調到衡陽。
島貫武治的頑固讓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為不滿,在他看來,此次出戰,第十一軍的部署存在著很大問題,尤其是作戰目標沒有分清主次。
因為從表面上看,此次發動豫湘桂作戰是為了打通從南至北的鐵路貫通線,但從實質上看,卻是為了摧毀位于中國西南的機場群。
可自從日本海軍在馬里亞納海戰慘敗后,日本本土已經在盟軍B-29空中堡壘的作戰半徑內,中國西南的機場群對日本本土的威脅大為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日軍明智的選擇是立即撤兵,而非繼續在衡陽與湘東南與中國部隊糾纏不清。
如果此次作戰是一次像3次長沙會戰那種為了消滅中國部隊有生力量而發起的短距離截斷作戰的話,那么,日軍持續對湘東南的薛岳所部發起進攻是應有之義,可這次的作戰目的并非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第十一軍高參島貫武治仍堅持進行第9戰區殘部,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這就是日軍奇葩的參謀制度,別看那些負責在作戰計劃上簽字的大將、中將們平日里高高在上,可一旦涉及到具體問題,只要直接負責的少佐或者中佐參謀們不同意,他們還就真的沒有辦法。
好在橫山勇和島貫武治平日里相處的還不錯,經過了一番開導,島貫武治總算同意了把13師團和第58師團從耒陽和長沙調出增援衡陽的計劃。但作為妥協,日軍中國派遣軍還是從江蘇把船引正之的第64師團調到長沙,補充因58師團離開后的空缺。
見各路部隊陸續將衡陽集結,橫山勇認為,有必要到衡陽視察一次,尤其是要協調13師團和116師團在接下來的衡陽之戰中的配合問題。
因為13師團和116師團分別是第十一軍和十三軍的當家部隊,平日里都傲氣得很,互相之間又不太服氣,如果不協調好指揮問題,一旦鬧出亂子就不好辦了。
于是,在1944年8月2日,橫山勇帶著龐大的指揮班子,分乘3架飛機來到了衡陽。
可當下飛機,橫山勇就感受到了守軍對他的“歡迎”。衡陽之戰前配屬給第十軍的74軍炮兵營把僅剩下的幾發炮彈都用來招呼了橫山勇。
可惜的是,橫山勇躲過了一劫,只把他的副官和兩名衛兵炸死了。
有人會問,守軍炮兵怎么知道橫山勇來了?
其實,守軍還真的不知道這個大人物是橫山勇,是因為守軍發現陸續有飛機在機場降落,還有很多日軍官佐到機場迎接,這肯定是比衡陽現有的軍官級別更高的大人物來了啊。不打你,還留著炮彈過年不成?
橫山勇的到來,意味著日軍對衡陽的第3次進攻即將打響。
此時,從長沙方向增援而來的毛利末廣第58師團、從耒陽方向增援而來的赤鹿理第十三師團已經趕到衡陽。
橫山勇的部署是:
58師團負責攻打衡陽小西門和北門;13師團負責警戒湘東南,并且派出炮兵聯隊隔江轟擊衡陽;青木成一的第40師團仍在衡陽西南外線阻攔中國援兵;堤三樹男第68師團之志摩旅團攻擊岳坪山和雁峰寺,太田旅團攻擊學校高地和森林高地;第34師團之針谷支隊進攻天馬山;116師團的120聯隊在更換了聯隊長兒玉忠雄后,負責攻擊西禪寺,黑瀨平一的133聯隊負責攻擊蘇仙井。
開戰前,橫山勇讓巖永汪通知黑瀨平一,自即日起,晉升其為少將軍銜。
日軍的軍銜是跟著職務走的,少將軍銜一般擔任軍級的參謀長、旅團長或者參謀總部的各部部長。可由于衡陽的決戰在即,巖永汪哪里肯放黑瀨平一走?
于是乎,黑瀨平一就成為了日軍中罕見的少將聯隊長了。
圖片來自網絡
黑瀨平一晉升后頓感振奮,可當他把133聯隊召集起來進行任務分配時心卻涼了半截。
按照他的計劃,133聯隊把能夠作戰的部隊編組為3個突擊隊。1突擊隊由1~4中隊組成,第2突擊隊由第5~8中隊組成,第3突擊隊由第9~12中隊組成。
可編組完成后,黑瀨平一卻傻了眼,原來,1突擊隊的4個中隊僅剩下76人;第2突擊隊的4個中隊剩下了87人;第3突擊隊的4個中隊剩下了81人。而且,這244人中還多數是輕傷員,軍官只有5名。
更讓黑瀨平一無語的是,第2突擊隊的隊長東條火夫(這個名字取得有遠見,一輩子不愁吃喝)大尉竟然是一位年過五旬的小學校長。這種兵,如何能打仗?
見黑瀨平一叫苦,巖永汪只能把在30公里外阻擊第62軍的飯島大隊調回來加強給133聯隊。反正,62軍也沒有增援衡陽的跡象。
飯島大隊來后,黑瀨平一心里面多少有了點底氣,他命令飯島大隊為左翼,東條第2突擊隊為右翼,待到完成作戰準備后向他報告,再由他聯絡炮兵進行掩護。
沒多久,飯島大隊完成了作戰準備,可東條突擊隊卻遲遲沒有消息,黑瀨平一急了,連連催問,炮兵也來催促何時進行炮火準備。
一直過了半個小時,東條突擊隊派人來報告,說是遇到了一種有毒的昆蟲,突擊隊正在排除,請求一個小時后再發起攻擊。
這下子,把黑瀨平一氣得一個發昏。
黑瀨平一再氣也沒用,你能把東條咋樣?
沒辦法,黑瀨平一只能不再等東條,下令炮兵開始射擊。
左翼的飯島大隊沖上去了,可右翼的東條突擊隊沒有絲毫動作。黑瀨平一詢問原因,東條給出的理由是,守軍的側射火力太猛烈了。
黑瀨平一第2次氣得發昏,這是打仗啊!人家能不打你嗎!
東條雖然也率部發起了進攻,可以想到的是,很快就被守軍打了下來。
見白天進攻無效,黑瀨平一決定發動夜襲,這一次,飯島大隊和東條突擊隊準備的倒挺快??傻搅诉M攻的時候,黑瀨平一驚奇的發現,不僅東條突擊隊沒行動,連飯島大隊也沒行動。
后來,飯島倒是給了黑瀨平一解釋,部隊的中、小隊長全部戰死,士兵普遍存在畏懼心理,事實上已經組織不起進攻了。
緊接著,黑瀨平一又挨了當頭一棒,巖永汪下令,把飯島大隊重新調往衡陽外線阻援。這就意味著衡陽外線的阻援壓力太大了,第40師團有些吃不住勁了。
沒辦法,黑瀨平一只得把壓力壓在東條火夫這位年過五旬的小學校長身上,“你部需要單獨沖鋒。”
東條倒也不負所望,帶隊沖了上去,可卻被守軍打穿了脖子,死在了戰場上。
黑瀨平一氣得眼睛發紅,他把聯隊部的兩名副官派到前線擔任突擊隊長,準備再次發動夜襲。
可就在剛要出發的時候,守軍陣地突然打來了一陣迫擊炮,炮彈在夜襲隊中間炸響,剛上任的兩位大隊長一死一傷,夜襲隊員本就不多,遭此打擊,更是沒剩下幾個。這次夜襲還未及出動就雞飛蛋打了。
黑瀨平一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讓聯隊旗前移,把護旗中隊和聯隊部所有成員編入戰斗部隊,好不容易湊了331人,他要帶隊沖鋒了。
要知道,133聯隊可是一個下轄3000戰斗兵員的聯隊,此時的傷亡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
就在116師團苦戰的時候,第68師團的遭遇也沒好到哪里去,太田旅團倒是攻上了學校高地,可卻被守軍壓制在地上動彈不得。日軍炮兵立即支援,又組織了兩個大隊增援,可卻被守軍以猛烈地掃射把兩個大隊的中、小隊長全部擊斃,好不容易才沖上學校高地的日軍再次被打了下來。
第58師團先鋒中西福松大隊負責進攻的地段是一片開闊地,沒有絲毫這遮掩,中西大隊長下令部隊匍匐前進,可卻被負責守衛這一地段的190師發現。隨即,幾座房屋被190師點燃,熊熊大火暴露了中西大隊的位置。
中西大隊長見勢不妙,立即下令士兵裝死,可守軍不為所動,依舊打槍開炮。
見沒有瞞過守軍,部隊趴在地上挨打,中西大隊長只能帶隊沖鋒,冒死沖過了開闊地。
可由于之前守軍利用夜間出城采集野菜的時候,忘記了把搭便橋通過護城河的木板收回,讓中西大隊鉆了空子,日軍利用便橋沖過了護城河,突入了衡陽。
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邊的68師團志摩旅團則沒有那么好運,旅團長志摩源吉在陣地前沿指導部下如何利用守軍扔過來的手榴弾反炸守軍的時候,被守軍射手擊斃(還有一種說法是迫擊炮炸死的)。
這位志摩源吉雖然資格老,但卻是個老實人。在一戰衡陽的時候,68師團長佐久間為人負重傷后(受傷的地方不體面,后來變成了公公)應該由志摩接任。可橫山勇卻覺得,如果從68師團內部提拔,好像不能服眾,因此才提拔了堤三樹男,這才害得老志摩至死也沒能當上師團長。
13師團也沒有閑著,在8月5日夜,位于湘江東岸的13師團集結了兩個大隊準備強渡湘江??稍诠羟?,日軍卻突然發現,湘江水中漂浮著大量油質性的東西。
消息層層上報給橫山勇的時候,橫山勇判斷,這是守軍在湘江里倒了大量的油脂,其目的和不久前發生的常德會戰一樣,想要火攻準備強渡的13師團。
在常德會戰時,余程萬就用過這一手,差點讓第3師團吃了大虧。
如果換了其他部隊,橫山勇可能也不會太在意,命令既然下達,哪怕前面是火海也要趟過去。
可13師團是第十一軍的頭牌,他有些舍不得。因此,他取消了13師團強渡湘江的任務,改派13師團所屬的炮兵19聯隊加大轟擊衡陽的力度。
戰至8月6日,各路日軍終于沖進了衡陽,大規模的巷戰展開了。
自8月4日起到8月6日,日軍三打衡陽又過去了3天,援軍仍遲遲未至,王耀武到底在干什么!
先來說62軍。
62軍擁有兩個師共計兩萬余人的兵力,難道就突破不了飯島大隊千余人的防線?
實際情況是,他們雖然畏于蔣氏的命令,不得不做出一種攻擊的姿態,但實際上是原地不動,固守陣地而已。
再來說79軍。
這可是一個下轄3個師的甲種軍,近3萬兵力,又是重慶統帥部的直轄嫡系部隊,裝備相當不錯,可此次解圍,毫無建樹。
至于廣西方向而來的桂系第46軍,則更不要指望。雖然他們來了,也打了,可更多的是應付差事。
而王耀武的第24集團軍,也僅有100軍一度逼近了衡陽,可隨即就撤離。昔日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張靈甫等人的表現也都是乏善可陳,面對第40師團的阻擊毫無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
王耀武這是怎么了?
有人說,這是王耀武對在常德會戰中救援57師不利的第十軍還以顏色。
這話說的誅心。
第十軍在常德會戰中救援57師雖然未成功,可卻付出了預10師師長陣亡,副師長重傷,全軍傷亡過半的代價。若非如此,守在衡陽的就不是18000余人,而是3萬余人了。
如果第十軍有3萬余人守衡陽,衡陽保衛戰的結局還不知道咋樣呢!
第26軍軍長丁治磐的一番話更是胡言亂語,這位一向以“嘴炮”出名的老兄在回憶錄中說道,王耀武指揮大兵團作戰不行,主要原因是軍事素養不行。若是能和他早一些在一起,他定會教會王耀武一些戰術、帶兵方面的事情。
這種話聽聽就罷了,不值一哂。
可是,王耀武在此戰中的表現確實不咋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王耀武察覺了蔣氏想要解圍卻不讓第十軍突圍的真實目的,如果第24集團軍任何一部靠近衡陽,蔣氏很有可能會命令這支部隊進入衡陽。
不久前57師在常德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的前車之鑒尚在,王耀武不敢冒險。這也是王耀武主力集結在桃源、常德遲遲不救援衡陽的主要原因。
其二、王耀武擔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不久,指揮四個軍作戰尚屬頭次,經驗有些欠缺。
其三、救援衡陽,蔣氏讓李玉堂和王耀武同時指揮,自己又在幕后遙控指揮,造成指揮混亂。
其四、蔣氏發給前線各集團軍總司令的密電被日軍破譯,使得援軍的動向被日軍掌握,以至于屢屢勞而無功。
在這四條中,王耀武害怕自己的部隊被蔣氏填進衡陽是根本原因。
因此,王耀武救援常德不利的主要原因并非指揮能力和經驗欠缺的問題,這些都是客觀因素,而有私心才是主觀因素。
至于62軍和46軍,更是懷有和王耀武同樣的心思。
1944年8月8日上午,在衡陽死守了47天的第十軍放棄了抵抗。
其實,此時的第十軍遠非彈盡糧絕,無力抵抗。要是他們能夠再頂一天甚至半天,戰局或許會發生巨變。
因為就在8日下午,中國援軍的坦克部隊和車載高射炮部隊出現在祁陽至衡陽的公路上,前鋒距離衡陽不過8公里。
這是第5軍副軍長兼第2縱隊司令彭璧生的部隊。
可覆水已經難收了。
抗戰勝利后,李玉堂曾經向幾位參加過衡陽之戰的日軍師團長反復確認,衡陽之戰,日軍到底傷亡多少?
皆答:“48000余人?!?/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