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廿四氣詩 大雪十一月節
唐·元稹
積陰成大雪,看處亂霏霏。
玉管鳴寒夜,披書曉絳帷。
黃鐘隨氣改,鴳鳥不鳴時。
何限蒼生類,依依惜暮暉。
12月6日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為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歷義疏》釋大雪道:“大雪十一月節,月之初氣也,言太陰之氣以大,水凝為雪,故曰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氣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雨或雪。
先人總結大雪時節的三候為“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來到大雪節氣,深冬正式開始,氣溫越來越低,白晝也越來越短。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河流會進入冰凍期,人們可以盡情賞雪觀封河。“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好不快活。同時還創造出跑冰、拖冰床、冰球等各類冰雪運動,消遣娛樂又強身健體,展示了人們巧妙的生活樂趣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清雪花藍地描金人物圖盞托
孔子博物館藏
大雪之際,寒氣侵體,人們順應天時之理加強進補。“大雪小雪、煮飯不息”,大雪時節北方的人們更偏愛煮紅黏粥,在無聲而艱難的冬閑時光里靜靜等待著生命的滋長。而在江浙一帶慣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之說,人們開始腌制咸貨、腌肉、灌制香腸等以迎接新年到來,晾曬時,農家人還喜好用短竹等將其一一串起,寓意蒸蒸日上。
民國造墨彩花鳥紋蓋缸
孔子博物館藏
十一月十三日雪
明 · 楊慎
飛雪正應大雪節,明年馥是豐年期。
山城豺虎戶且閉,水國黿鼉舟懶移。
竹葉金樽慣貢酒,梅花玉樹工撩詩。
擁爐熾炭坐深夜,笑看燈前兒女嬉。
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大雪時節陰陽交感,地氣和順,可孕育芝草生長。《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種芝草:“白符芝,大雪而白華。”《太平御覽》稱:“白符芝,高四五尺,似梅,常以大雪而花,季冬而實。” 人們很早便認為芝草寓意祥瑞,其生長之時還是天氣、地氣與人體之氣相合的契機,《爾雅》云∶“苬,芝也。注云∶一歲三華瑞草。”
清梅花圖軸
孔子博物館藏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時光莫輕負,與君共賞。大雪節氣,歲暮天寒,期盼著一場大雪,感受天地間的純潔與清冽,享受倚門聽雪的那份閑情!
來源:孔子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