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在軍銜方面,大校再升一步就是少將。但其實,絕大多數大校一直到退役那天,都沒能被提拔成少將:其實,相對來說,從上校提拔成大校容易,但是從大校升格為少將,倒是存在很大的難度。
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位開國少將,曾在兩大軍區擔任過司令,但是晚景尷尬,甚至還得靠戰友救濟來維持生活。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位開國少將晚景如此尷尬?
1、丁盛少將
這位少將的名字叫丁盛,丁盛生于1913年。在丁盛的童年里,吃不飽飯是一種常態。那時候的中國處于兵荒馬亂,餓死人的情況比比皆是。丁盛不想每天忍饑挨餓,但是,卻也找不到解決困境的辦法。
丁盛是幸運的。因為丁盛17歲那年,陳毅的部隊抵達丁盛的家鄉。其實民國那會兒因為軍閥混戰,丁盛雖然只有17歲,但也見過大兵之間互相打仗的情況,國民黨的部隊軍紀敗壞,讓丁盛對舊軍隊深惡痛絕。但是陳毅的紅軍似乎很特殊:紅軍對老百姓秋毫無犯,還把村里的地主給鎮壓了。所以丁盛覺得跟著紅軍有前途。于是,丁盛參加了紅軍。
之后紅軍和國民黨軍戰斗頻繁,丁盛也在戰爭中得到鍛煉,并不斷提拔。到了長征前后,丁盛已經是團級干部了。
轉眼間到了抗美援朝時期。此時的丁盛已經被委任為志愿軍54軍的軍長。志愿軍54軍在半島給了美軍沉重打擊。尤其是金城戰役期間,丁盛的部隊消滅了7600多敵軍。
當時是1952年,抗美援朝開始于1950年,雖然1950-1952之間只是差了三個年頭,但因為美軍這個強大的陪練,志愿軍的戰斗力也得到了“提攜”,所以到了1952年的時候,志愿軍的作戰水平,已經是十分強悍的存在。因為迫于志愿軍的軍事壓力,所以美國不得不考慮停戰。
1955年,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丁盛也被授予少將軍銜。
2、丁盛的高光與低谷
其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小規模的戰爭也經常出現過。比如中國和印度之間就在1960年代初期爆發過邊境沖突。當時丁盛也參與指揮了這場戰爭。
轉眼間到了特殊十年。一開始林帥比較得勢。解放戰爭期間,丁盛是林帥的部下,所以丁盛也通過林帥的關系,到了廣州軍區擔任軍區司令。
要知道,大軍區司令,可算是權重很高的職務了。在十多年前,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我這邊農村青年騙村姑的時候,吹噓自家親戚有本事,都會說“我親戚XXX,以前是沈陽軍區的司令”,而村姑沒有核實,往往也會半信半疑,農村青年趁機騙色。可見軍區司令在老百姓心里絕對是巨無霸的存在。
1973年,丁盛調任南京軍區司令。到了1977年,相關單位經過研究,認為丁盛在特殊十年后期的很多行為(包括軍事調動等方面)有很大的負面嫌疑。所以相關單位免掉了丁盛的職務,并對丁盛進行調查。最終得出結論:那就是丁盛確實有問題,但是問題并不是太大。所以處理結果就是丁盛免予起訴,但是需要開除黨籍,同時離開軍界。
3、丁盛去世
丁盛離開軍界以后雖然也能拿到相關單位派發的生活費。但是這些費用依舊讓丁盛感到生活拮據,所以丁盛晚年只能靠戰友救濟來維持生活。1999年,丁盛去世,結束了有爭議的一生。
其實個人覺得,作為普通人來說,倒也沒必要羨慕大人物的人生。因為大人物的人生往往也是需要經過很多浮浮沉沉的。
而大人物的人生跌宕,可能是很多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對于大人物來說,他們能做到笑看成敗。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更應該意識到,平安是福,平淡是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