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10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在海安主持召開了華中野戰軍作戰會議,各縱隊和各師的領導參加。
粟裕傳達了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先機制敵,發起蘇中戰役,第一仗在蘇中前部地區作戰,以整編第83師為首殲目標,到敵人進攻的出發地泰興、宣家堡去打。
會議一結束,華中野戰軍司令部就發出了《關于攻擊泰興、宣家堡之敵的作戰命令》(即七戰七捷第一仗——作者注),并且召開了參戰部隊營以上干部參加的動員誓師大會。
動員誓師大會會場設在海安一座劇場里。雖然天氣很熱,但到會的干部仍然著裝整齊,精神面貌非常好,一個個掩飾不住準備打大仗的激動和喜悅。
按照一般慣例,作戰誓師動員大會,通常是各位領導講話,最后由主要領導作指示提要求。但這次的誓師動員會可謂是別開生面、與眾不同。
輪到粟裕最后講話時,粟裕鄭重宣布:請團、科以上領導干部上臺同大家見面。
首先,由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鐘期光向大家逐一介紹了華中野戰軍指揮機關科以上干部,然后再由各縱隊和各師的首長逐一介紹所屬各團領導干部。
對于粟裕這樣安排會議,很多干部都感到迷惑不解。
望著大家的神情,粟裕這時繼續講話說:
“為什么要團以上干部上臺同大家見見面呢?這是作戰的需要,是打大仗的需要。由于今后是大規模的運動戰,情況復雜多變,戰斗緊張激烈,部隊建制有時難免會被打亂,甚至可能會被打散。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你們就應當主動請求并接受友鄰部隊首長指揮。即使不是直接領導,你們也要聽從指揮,也要堅決服從命令,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今天讓團以上干部與大家上臺見面,就是直接授予你們這種命令”。(《粟裕傳》第一版,第466頁)
大家聽到粟裕這一番話后,頓時茅塞頓開,無不由衷贊嘆佩服。戰爭年代,特別是遇到打硬仗、惡仗、長時間作戰的時候,這種打亂建制、部隊被打散的現象會經常發生。如何做到在這種混亂之中繼續保持不間斷的指揮控制,那就要求參戰的指戰員們能夠迅速找到領導,自覺接受指揮,自覺服從指揮,按照統一的作戰決心繼續戰斗下去,直至達成最終作戰目的。
戰爭實踐表明,粟裕的這一舉動非常高明而富有遠見。這種戰場上打亂、打散的現象,在以后的每次戰役中均有發生。僅舉一例:孟良崮戰役1縱的天馬山阻擊戰,雙方血戰至頂點,師長廖政國手里已無預備隊可派,這時正好4縱的1個營路過,廖即把該營留下參加阻擊戰。這一個營生力軍的加入,對最終守住天馬山陣地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