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從新疆回來后,我陸續又去了北京、內蒙、婺園、馬祖、陽朔、張家界、麗水、北海道、柏林、金門、西塘、巴黎、烏鎮……差不多了,我的前半生,在極有限的時間及資源內,我饑渴地獵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生活及美感經驗,將之化作春泥,蘊育著藝術的成長,縱使這個環境不能給予我自由發揮的舞臺,我也靠著自己的力量和家人的支持努力地走到了現在。
2015年,終于有機會帶著大家去我留學的地方俄羅斯去看看。這趟行程,為時兩周,人數將近四十人,是大家引頸期盼的重要旅程,也是我第一次帶領學生到歐洲國家。我找了旅行社代辦簽證、機票、住宿等事誼,考慮到除了我,所有人都不會說俄文,五星級的酒店是我的首選,它們往往座落在重要地標上,萬一迷路了,也知道如何回到酒店,再者,工作人員多半會說英文,也見過許多外籍旅客,在應付我們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時,也比較有能力解決。值得一提的是,有兩位男同學剛好在前陣子結婚,這趟旅程,正好成為他們的蜜月旅行。
鐘敦浩作品
行程安排是從臺北出發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飛往莫斯科,五天后驅車前往金環,再兩天后北上去圣彼得堡,停留五天。重點參觀及欣賞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19世紀館及20世紀蘇聯館、紅場、地鐵宮殿建筑、金環的教堂、圣彼得堡的冬宮、俄羅斯美術館、列賓故居、芭蕾舞表演,當然,還包括我的母校列賓美術學院和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抵達俄羅斯莫斯科機場時,我才真正看到我們所有人的行李是如何驚人的多!
俄國旅行社的規定是游覽車必須要配一位當地會說中文的導游,這著實讓我輕松不少,倒是我會說俄語讓她嚇了一跳,當她知道我們是來參觀及寫生之后更是對我們另眼看待。出關已是晚上八點多了,時值十月下旬,初雪驟降,尚未堆積,游客少,又不會太冷,對這群來自亞熱帶的嬌客們來說尚可應付。我坐在車上的第一個位置,關心著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眼睛看著這個熟悉的大城市。
俄國人、我、學生們,心情不同的一群人坐在車里,期待著明天以后奇遇。
鐘敦浩作品
我們住在離紅場克林姆林宮步行約七分鐘路程的酒店,它坐落在克林姆林宮護城河旁,鄰近的另一間較便宜的酒店是我每次來到莫斯科參觀美術館時固定會住的酒店,可惜它已經被拆除了。
天色尚未明朗,我們便已經準備好迎接在莫斯科的第一天了,而這時其實已經是早上八、九點,北國的冬季時間天亮得晚,也是大家的新體驗。
所有的行程路線仿佛回到了過去,我腳下的每一步都與往日一致,不同的是,這回多了很多我的學生,有老有少,還有新婚夫妻。我們買了地鐵票,價錢略有小漲,搭著全世界最深的地鐵手扶梯往地底下最美的地鐵站前行。
我在行前便已跟大家說過要如何搭車及萬一錯過該如何處理等問題,因此,大家雖然緊張興奮,卻也安靜從容地抵達目的地——特列季亞科夫站。這是全俄羅斯第一個以資本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單位,目的就是要紀念這位實業家全力支持俄羅斯的藝術,是他讓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最完整的俄羅斯藝術的。
鐘敦浩作品
我們買了票,外籍老齡也一樣享有優惠待遇,寄放大衣在寄物處后,大家便非常興奮地開始欣賞長久以來一直期待的俄羅斯藝術家作品,從早期帝俄沙皇時期的作品,到巡回畫派的名家作品,饑渴但靜靜地咀嚼著,我也從旁適時的講解著構圖。雖說這是第一次我們一起看著真正的西歐畫作,但多年的訓練下,倒也能夠在作品中找到些只字片語能與之產生共鳴。
而這一幕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畫面。我們缺乏一座有著國際級收藏的美術館,好讓學習繪畫及美學的學生們可以吸收知識及美學涵養,反之,觸目所見的,全是商業作品。
跟著我看美術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收藏數量龐大,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的故事和技巧,既要研究,還要欣賞,錯過這一次可能就難以再有下一次了,饑腸轆轆,又無法囫圇吞棗,飽餐一頓后卻又擔心消化不良,而這只是第一天!我想,這天晚上,大家都不好睡吧?
鐘敦浩作品
此次行程在出發之前就定調為觀摩之旅,俄羅斯的美術館館藏豐富且多元,有本國的藝術品、西歐的藝術品,最特殊的就是還有蘇聯時代的藝術收藏。這個影響全世界的政治體系,藝術內涵亦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蘇聯時期的藝術家運用了寫實手法來表現現代題材是為其一,而這里面涵蓋了對國家民族、戰爭、土地、婦女、農、工、兵、運動、文學、宇宙觀等等題材的深刻且廣泛的討論。這在全世界其他的藝術創作上都是不曾有過的。
在經過了巡回畫派的洗禮后,20世紀的俄羅斯藝術有著深沉而渾厚的民族主義氣息!這的確是不太容易被其他藝術流派所接受,它是屬于俄羅斯人民的藝術,而我們總是片面而膚淺地看待這樣的作品。一次的參觀不能影響什么,但愿能在這群“資深年輕人”中培養出用另一種寫實繪畫語言去思考。
鐘敦浩作品
既然此行的重點是參觀,第二天亦是美術館之旅,今天我們要去的是特列季亞科夫的20世紀館。這個展場是個極大的現代建筑體,外圍坐擁廣大的公園,園內有著蘇聯雕塑。這是一個很冷清的展場,一般外國游客不會來到這里參觀,我們的到來,也使得展場有著不同的觀眾面貌。
一路走到入口處,咦?似乎有個特展,走到正面入口一看,不得了!居然是肖像大師——謝洛夫的特展!我們的運氣這么好?!我在這里住了好幾年,從沒遇過最齊全的謝洛夫作品展覽!若是有人不認識這位畫家,可以上網查詢,他是列賓早年的學生,以肖像畫聞名的一位巨擘,只可惜很早就過世了。我們能夠遇到這樣的展覽,也算是運氣非常好。買了票,所有人先在入口拍了張照片,以紀念這難得的機會,隨后,所有人懷著朝圣的心進入展廳。
鐘敦浩作品
其實,我一開始并不是特別喜歡謝洛夫的作品,而是像其他臺灣學畫的學生一樣,會特別沉迷像費申那樣子畫風犀利、用筆灑脫的技巧。隨著時間的更迭,繪畫的思維更加成熟之后,我對于這位畫家能將“肖像”這一個像是訂制作品,不可能會有什么創作理念的題材,畫出他的想法及追求這件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知。
說得直接點,“肖像畫”在早期沒有相機的時代,比較接近于“服務業”,替達官顯要、富豪巨賈畫一張氣宇軒昂、美麗動人的肖像是需要很好的描繪功力的,他們希望你能幫他們畫得威武一點、美麗一點,但還要相像!當然,歷史上的確也出了不少的肖像畫大師,但在謝洛夫的年代,照相術已經發明的年代,他還堅持以肖像作為自己的創作題材,的確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他在進行肖像創作之前,他對于被繪制者的背景和性格便能夠迅速地掌握而布置出最生動的姿態。
他寡言且善于觀察,手法不拘泥于單一技巧,他總能找到相應的手段解決進而表現出對方的特色,作畫態度極為頑強,但完成后的表面卻是輕松收拾。他成名得很早,以至于有不少的貴族爭相請他為之畫像,其中也不乏貪婪暴戾之人,他不美化他們,他將這些人的內心,眼里的欲望一一呈現,以至于定制者深感不滿卻又不得不佩服!
這個展覽是大家都不想隨便放過的,不少人呆坐在畫前,只為了這“精湛的藝術氛圍”融入到自己的身體里。在待了半天的時間后,我們一伙人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移動到這座展覽館的主場——蘇聯20世紀繪畫。
鐘敦浩作品
同學們連續兩天都在看美術館,又不是走馬看花的方式,邊研究邊做構圖,也聽了我的一些講解,我無法說太多,藝術很難說得清楚,就如同我們無法解釋愛或美一樣。
大家都很累了,效果也不一定會好,因此今天決定走走看看,但光只是這樣就可算是非常難得的。我剛到的第一年年底,蘇聯正式瓦解,社會動蕩不安,更遑論走在紅場上悠閑地散步了。
我們用過早餐,漫步走到蘇里科夫的作品《禁衛軍的行刑廣場》里的紅埸教堂——圣巴希爾,可惜的是今天的克林姆林宮是關閉的。沒關系!我們的行程改到莫斯科地鐵去巡禮,畢竟這號稱是全世界最美的地鐵站!
鐘敦浩作品
到了站口,許多人要為自己的手機辦理業務,具體是什么,很抱歉,我不用手機,腦袋里根本沒有相應的詞匯。同學們花了一段時間和店家溝通,總算是可以使用了。買到票,一樣做好行前教育,有幾位學生,經常自己旅行的,也幫了我不少忙。
我們將近40人,要全部擠在一個車廂里是不可能的。大家分散開來分別坐在不同車廂,心里默數車站數,每次下車就點名,再繞行到許多不同的長廊、陸橋,無一走失,充分發揮帶隊如帶兵的紀律!
這些美麗的車站之所以建得那么深,主要還是戰備使用,因為戰爭時可當作防空避難所,在這里面,無論是墻上或是天花板上的壁畫、雕刻、馬賽克、鑲嵌玻璃……都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在俄羅斯,我見過有巡察員開罰單給拍照的觀光客,但這次卻沒有看見,我自己是很擔心我們的同學一不小心就會吃到罰單,一直看著四周,其他人就讓他們好好地享受吧!
鐘敦浩作品
(未完待續)
作者:鐘敦浩
轉載:Art of Tun-Hao Chung
編輯:繪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