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布一張新型戰機照片,照片顯示有兩架新型戰機停放在機場上,一架已經被拉出機庫,另一架僅露出機頭。拉出機庫的這架機身有空軍標志,說明已列裝部隊。
從現場人員與飛機尺寸比對來看,這架新型戰機體型巨大,目測超過我國第五代重型戰機殲20。
那么這款新型戰機又會是什么型號呢?
疑似傳聞已久的殲轟26。
當然,上文這張圖似乎只是CG圖片,暫無法證實。但此前外網就曾曝光一張疑似殲轟26試飛照片。雖然照片比較模糊,但可以看出該機與本次網友曝光的新型戰機特征高度吻合。因此,合理推測本次網友曝光的新型戰機就是殲轟26。
殲轟26的戰略定位是什么?
從外形來看,該機采用鴨翼,加大后掠角三角翼,加無尾翼加背負式進氣道設計。其中鴨翼似乎采用可伸縮設計,主翼似乎采用部分翼面可偏轉設計。而采用背負式進氣道的飛機本身不適合做機動動作。因此,合理推測這款戰機并非純空優戰機。
該機主翼部分翼面可偏轉以及尾部加裝二元推力矢量噴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機動性不足問題。因此,該機也具備戰斗機特征。結合該機體型比殲20還要大的特點綜合分析,該機最有可能是殲轟機。這也與此前該機是殲轟機的傳聞高度吻合。
按照命名規則,殲20是殲10的繼任者,而殲35是殲15的繼任者,那么殲轟26就是殲16的繼任者。而殲16正好就是一款殲轟機。
綜上所述,合理推測,殲轟26的戰略定位就是取代殲16,但又高于殲16。
殲轟26又有什么獨特優勢呢?
總結一句話就是:全向隱身、超大航程、超寬速域、超大載彈量。
第一,該機的翼面比殲20更少,鴨翼似乎還能伸縮,還安裝二元推力矢量噴管,推測該機具備極佳的全向隱身性能。
從照片明顯可以看出殲轟26采用無尾翼設計,而鴨翼似乎采用可伸縮設計,在起飛爬升到預定高度后,該機即可將鴨縮進機身,直接減少了鴨翼、水平尾翼、垂尾等6個翼面,雷達反射源更少。而且該機尾部還加裝二元推力矢量噴管,有利于進一步降低雷達信號特征和紅外信號特征。即便是面對敵方空中預警機,無垂尾也能大大降低被敵方機載雷達發射的雷達波照射,形成反射源,從而避免被敵方探測到的概率。放眼全世界,外形隱身設計如此到位只有它。
第二,該機尺寸明顯大于殲20,氣動阻力卻更小,推測該機具有比殲20大得多的航程。
據央視報道,殲20作戰半徑高達2000公里,而若同樣采用2臺渦扇15,更大的體型帶來更大的內油儲備,讓這款戰機擁有更遠航程。與此同時該機后掠角明顯大于殲20,并且相比殲20少了垂尾,氣動阻力大概率要更小。
第三,該機后掠角比殲20更大,還少了垂尾,氣動阻力、激波阻力更小。
當飛機飛行速度超過音速以后,后掠角越大,其超音速激波阻力越小,越有利于提升最高飛行速度。據央視報道,殲20一分鐘可巡航52公里,相當于時速3120公里,僅比時速3392公里的美國SR-71黑鳥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稍低。據此估計,該機最高飛行速度或追平SR-71,甚至可能更快。那么,該機有望成為飛行速度最快的隱身戰機。
第四,依托龐大的體型,該機載彈量有望超過11噸。
由于該機體型明顯大于殲20,有利于內置尺寸更大的彈艙,必要時也能外掛彈藥。據中航工業公布的數據,殲20的最大載彈量高達11噸,那么比它還要大的殲轟26載彈量很可能超過11噸,甚至可能達到15噸級,載彈量比轟6還要大。
綜上所述,若殲轟26真的如網友發布的照片那樣,那么這款戰機必將成為比殲16更隱身、作戰半徑更大、飛得更快、載彈量更大的戰斗轟炸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