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位開國上將當中,有第一上將肖克,有赫赫有名的“三楊”(楊得志、楊成武、楊勇),有“旋風司令”韓先楚,有少林和尚出身的戰將許世友。象這樣能征善戰、富有傳奇的上將還有不少。實事求是講,他在這些上將里名氣并不靠前。但我們細細品讀一下他的整個軍旅生涯,傳奇性、故事性一點也不比別人的少。
他就是有著獨目將軍之稱的周純全上將。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第四號人物,是張國燾的得力干將
周純全出生于將軍縣紅安,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1931年7月,任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政治保衛局局長。
也就是在這個任上,在這個特殊的工作崗位上,他成了張國燾搞“肅反”的堅定支持者和落實者。后來,他又任紅4方面軍10師政委,紅4軍、紅31軍政委,紅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等一系列要職。
那時的周純全在紅四方面軍可謂是響當當的人物,“是紅四方面軍除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之外的第四號人物”。
他曾是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補選的中央政治局委員
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經張國燾力推,周純全在1935年8月的沙窩會議上,被增補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并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
那一時期,紅軍的高級將領當中,能夠當上中央委員的很少,能當上政治局委員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周純全能夠當上政治局委員,晉升的速度確有“坐火箭”一般。當然,這是在那個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不管怎么說,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周純全的職級在那個特殊時期可以說達到了他人生的頂峰。
不過,對于張國燾另立中央和搞“肅反”等一系列嚴重錯誤,周純全的認識和轉變還是較早較快的。最終他與張國燾決裂。
他曾是后勤戰線優秀領導者,彭德懷“強行”將其留在抗美援朝前線
抗日戰爭初期,周純全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副校長、校長。1943年,先后任濱海行署工商管理局監委、濱海行署副主任兼秘書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周純全任東北民主聯軍后勤部東線后勤部司令員,東北軍區后勤部部長,第4野戰軍后勤部第二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南軍區后勤部政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后勤部政委的“偶然性”和“強制性”。當時,上級派他去朝鮮戰場慰問。當周純全出現在彭德懷面前時,正缺后勤領導人手的彭老總眼睛突然一亮,高興地對周純全說道:“你不要走了,留下來參加抗美援朝,管管后勤!”
周純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他稍頓了一下說:“那也得等我回去交代完工作才能來啊!”彭老總揮揮手說:“你現在就開始上任,其他事你不要管了,由我向中央軍委去說”。彭老總笑著對周純全說:“你不要感到我強迫了你!其實我們都是被戰爭強迫的,我,還有洪學智副司令員都是這樣!”
可以說,無論在東北期間,還是在抗美援朝期間,周純全的后勤工作開展得都非常出色,是我軍最優秀的后勤工作領導者之一。
他曾是最初大將候選人之一,位列候選人第15名
1955年的授銜工作,根據目前公布的檔案資料看,大將的最初上報人選不是后來的10人,一度曾是15人。另外5人是:張宗遜、宋任窮、肖克、王震、周純全。(見附圖檔案資料)。周純全位列候選人第15名。
雖然最終大將的人選確定為10名,周純全落選。但至少說明周純全曾是候選人之一,這足以說明他的資歷之高、貢獻之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