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樂前陣子寄了一個塞子給我,其實是否寫這款產品我內心經歷過糾結,因為它在目前1-2k檔的產品中硬素質可能不算是排得上前幾的東西,和我的選品標準有悖論,而且外觀看著比較低調、品牌也不是那種有溢價能力的路子,但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經典型號的影子,細品之下非常有味道。前兩天在渣浪發了一條動態曬這副Liric,沒想到一下子得到了好幾個對其聲音肯定的評價,那,還是詳細聊聊吧。
Liric所呈現出來的產品態度、以及其想表達的聲音走向,讓我聯想起了另一個友商的千元檔產品,那就是星瀚,隨著這兩年便攜耳塞新品噴發式地涌現,也許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這款產品,當然了,它的聲音風格也和Liric完全不一樣,但是在呈現方式上有著近似的地方——乍一聽是聽感型的染色塞,但是細聽下來素質也比較全面、而且有長有短。其中,Liric作為一個一千大幾的單動圈耳塞,我相信市場會對它的硬素質有著更高的期待,這也是意料之中,但Liric確實是存在著一些傳統單動圈都具備的劣勢,比如它的密度不算高、聲音棱角感和硬朗感偏弱,動態不算多軟但常態化的表現是較為平淡的,這些尤其是在線下試聽環節可能相當吃虧,反之,如果你對這些不在意,那么恭喜你,可能發現了一個2K價位內的小寶藏。
Liric的外形設計本身比較簡潔直觀,但如果不仔細拿在手里盤一盤的話很容易忽視它的藍寶石玻璃帶來的鏡面質感,而且腔體內側其實也是半透明的而不是純黑,標配的耳塞套非常柔軟親膚(可能近期用了太多標配液態硅膠套的產品了,黏耳道的厲害,個人很不喜歡)。而Liric的人體工程學我個人覺得是近乎完美的,本身腔體就非常小巧、輕質,導管的部分有著很舒服的深度和抬起角度,對不同耳型的用戶有著非常好的適應性,戴久了是可以忘掉它的存在的。
Liric的原配線很有誠意,標配了自家拿來零售的古河PCUHD銅鍍銀,而且有著非常柔軟的線身和漂亮的表皮質感,也搭載了可換插頭系統。這根線的零售價為380-440元,雖然單價本身不算高,但其實這個行業大部分千元塞的標配線成本都是往個位數去壓的,更別說兼顧什么正品的進口線芯原廠溯源、漂亮的線身。如果你愿意給Liric換線折騰,這根線記得也別浪費,是那種很寬松流暢、晶瑩潤澤的路子。
技術細節我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翻閱詳情頁,其中可以單獨拎出來說的一點是Liric的阻抗和靈敏度,相對的低阻(20歐)、相對的高敏(106dB/mW),其實不論對于素質還是聽感搭配來說都比極低阻和極高敏要更合理一些,大功率設備不易過推、入門設備也能夠打開不錯的素質潛力,而就Liric這個產品本身來說,我是不建議對它做太多前端上的投資的,特性和Meze家的產品有點像,是屬于下限高、上限不高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換前端的預算、想買一個把錢花在刀刃上的產品,Liric這種也算是“變相增加性價比”的表現。
我之前在渣浪那邊說過,Liric的調音風格讓我聯想起了幾個平頭塞,包括鐵三角的C770、創新的Air、AKG的K314P,如果你有一定燒齡的話,其實這幾個產品的共性都是比較顯著的——通透、干凈、高頻清透細膩、低頻偏少,而且女聲都堪稱毒物。Liric乍一聽的時候,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聲場非常開闊,那種外擴式的、邊際感弱的、很有Live臨場感的空間回放能力,哪怕是在小型設備下也能施展的開,這兩天出差路上直接拿BTR17去推,聲場基本是推滿的狀態,而且Y軸的高度和Z軸的深度都是高階單動圈才有的水準,這也是為什么它一下子讓我聯想起了那幾個平頭,因為入耳式的聲場難的不是做大,而是做得像大尺寸單元+開放式結構那般自然。
說起低頻少這個事兒,其實對于入耳式的產品來說,大部分低頻略少、或者相對中正的耳塞,把音量開大點就能獲得更多更澎湃的低頻,但如果你聽歌音量偏小、或者喜歡聽起伏感強一些的大編制,那Liric的低頻確實是略少一些的,不過它也在盡量少的低頻狀態下給到了很好的下潛深度、紋理細節,并且在低頻明明足夠聚焦、結像偏小的前提下,它的低頻是圓潤的、帶點Q彈感的,不會像小4那種風格的塞子一樣偏硬。但如果說那前端力道夠足、電流輸出很兇猛,或者上個耳放之類的東西,其實也能把Liric的低頻推的很肥、很有沖擊力,但這個結論不算是它常態化下的表現。
人聲的部分,雖然我類比了幾個女聲毒物,但在一眾偏透明、偏明亮系的人聲塞里,Liric對于男聲的兼顧性是讓我頗為意外的,它在聽陳奕迅這類歌手時雖然并不算把醇厚度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喉音細節、共鳴感發揮的很充分,顆粒感釋放的很自然,有些耳塞它平衡不了“顆粒感”和“平滑度”之間的平衡,而Liric的優勢就是這點,它的高頻非常輕盈絲滑、聲音柔順,但是在人聲中該有的顆粒感和綿密的氣息細節又完全沒有丟失。如果是女聲的話,那更是在Liric的舒適區內,尤其是亞洲系一些的干凈清甜型女聲,你能想象到所有好聽的特質它都有,而日系一些的萌音燃曲、或者走抒情路線的爵士,Liric是屬于手拿把掐的。人聲這個東西,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器材,但有所長有所短的同時把長處做長就已經是勝利了,Liric在這方面堪稱典范。但有一個對于部分人聲黨來說很大的缺陷在于,Liric的人聲并不夠貼耳、舔臉,或者說結像的形體比較克制凝聚,雖然我認為人聲是Liric的強項,但它的人聲距離感處理更接近傳統古典塞的走向,基于這個大前提的話,Liric可能存在明顯的勸退點。
Liric的器樂表現有一定潛力、但也需要一定的前端驅動力,它的空間規模和低頻深度完全可以勝任大編制或者一些電影原聲的演繹,但是聲音的密度與動態需要比較強力的前端表現才行,比如低價位像M5U這種能夠強調線條感與聲音張力的機器,可以把Liric的聲音往IE900那個方向去帶,但我個人更喜歡Liric的小編制、室內樂的表現,它高頻部分的那種輕盈流暢、優秀的泛音表現,是現在很多走素質路線的產品表現得不夠好的地方。
總體來說,我會認為Liric的調音方向都是奔著樂感的方向去的,不論是適度光澤感的優秀高頻細膩度還是它略偏女聲但總體雜食的人聲表現,潤澤、順滑、耐聽是它的主旋律,對于一些素質上有長有短的表現我甚至一度分不清到底是刻意為之還是存在性能取舍,但唯結果論的角度來看,Liric參與不了千元檔卷到瘋批一般的素質競爭力去,但我會認為它是一個好聽的、會讓感性派喜歡的產品。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