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經常對孩子說「聽話」?如果遇見下面幾種情形,我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說“聽話”,比如:
- 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我會說:聽話,小點聲。「讓孩子遵守公共秩序」
- 孩子在擁擠的環境獨自跑。我會說:聽話,別跑。「讓孩子懂得遵守公共空間和公共安全」
- 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外面。我會說:聽話,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培養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公共精神」
跟孩子說「聽話」,其實是從小教孩子學會遵守基本的社會規則,和掌握在社會中生活的基本常識。從孩子小,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心。這樣,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重視家教的家庭,在孩子小時候就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優良習慣,樹立社會責任感。
跟孩子說「聽話」,但孩子「不聽話」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候耐心地引導,讓他們理解「大人讓他們聽話」背后的教育意義。
實際上,孩子「不聽話」可能是正在萌發「自主意識」也標志著孩子不再事事依賴父母,正在逐漸走向獨立。
那孩子「不聽話」時,我們要不要「見之任之」?
小孩子不聽大人話的場景,又有好幾種不同的情況。比如任性導致的不聽話,有自主理由的不聽話,有情緒的不聽話,等等。
雖然孩子「不聽話」是在覺醒「自主意識」,但聰明的父母會設置原則和底線,而不是「見之任之」,就像散養的孩子。這個過程中,主要是讓孩子認識到,「不聽話的行為」并非是無邊界的自由,而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規則的基礎上。
對于父母來說,聽話的孩子更省心,陪娃的過程更省力。但養育的過程,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主發展意識,也是很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