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弄圍的日子里,我們主要是吃飯團,這是用塑料袋包裝的煮熟的大米。如果倒入開水沖泡,味道應該會更好。但是我們不能燒開水,因為用火時升騰的煙霧會暴露部隊藏身的位置。因此,煮熟的大米是和清水混合著吃。這種吃法,就像把冷米扔進冷水里發泡一樣,或者像洗碗后還留在碗里的米粒,相當乏味。但是身處包圍圈之中,能夠有一些飯團充饑,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食物越來越少,到后來飯團吃光了,士兵們整天只能吃烤熟的玉米和黃豆。
很多時候登山行軍,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還得靠這些烤玉米和烤黃豆來緩解饑餓感。從1979年2月22日開始,中國軍隊特別是他們的山地特遣部隊,開始追擊我們第3營。我們營在弄圍和弄拜的位置暴露了,因為一些武裝公安士兵和青年沖鋒隊隊員擅自下山到村子里尋找食物被中國軍隊發現了,一部分人傷亡,一部分人跑回山上,中國軍隊跟著追了上來......
由于人數的增加,弄圍和弄拜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困難,第246團其他部隊的一些干部戰士也撤退到第3營所處的位置,缺乏食物和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本來有的位置非常利于防守,但由于缺水,我們不得不離開。白天,部隊隱蔽在天然洞穴和巖石縫隙之中,以避免被中國軍隊發現;晚上,我們沿著村莊和溪流行動,尋找食物和水。中國軍隊無處不在,所以下山行動時必須非常小心。
一天早上,營機關組織部隊從弄圍到弄密尋找水和食物。我們凌晨三點多鐘從弄圍出發,向弄密前進。弄密有一個有十幾戶人家的瑤族村子,村子里有一個巨大的儲水罐,用于儲存供整個村子日常生活使用的雨水。當我們到達弄密時,天已經亮了。 我把水壺灌滿,又從第12連的倉庫中取了一些大米,當地人還給了我一些玉米。我們正要返回弄圍時,被突如其來的中國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山谷中的霧氣尚未散去,槍炮聲響徹整個弄密,那是12.7高射機槍和60迫擊炮的聲音。整個山谷頓時被硝煙籠罩,許多村民驚慌失措的尖叫著。我們急忙拿起槍準備戰斗,卻不知道中國軍隊的火力來自哪里。我們不得不藏進巖石縫隙和洼地里,以躲避子彈。 當我們確定了中國軍隊的火力位置時,更加感到緊張和害怕。他們攜帶著12.7高射機槍、重機槍和60迫擊炮,登上了弄密的一個制高點,在這里他們能夠控制整個山谷。
他們一定是精銳的特種部隊,非常熟悉山地作戰,這些家伙擅長攀爬懸崖,就像一群壁虎那么靈活。我們利用巖石和溝壑來隱蔽自己和進行還擊。但還是有很多躲在巖石后面的人,被位于更高處的中國軍隊射來的子彈擊中,他們的狙擊步槍打得很準。我們一直堅持到早上九點左右,然后奉命迅速沿著山脊轉移,向弄圍和弄拜方向撤退。我們撤退的路線既空曠又陡峭,如果我們不能壓制住弄密山頂的中國軍隊火力,就會在半山腰上成為活靶子。當第12連用12.7高射機槍進行還擊并且壓制住對方火力時,我們才開始沿著山脊返回弄圍。
我們在空曠的斜坡上一邊奔跑,一邊躲避中國軍隊的子彈,這是一場真正的和死亡的競賽。我們每跑一段,就要趴在地上躲避子彈。中國軍隊的火器還在猛烈地射擊,激起陣陣煙塵,沿路的樹枝和樹葉都被打得粉碎。有些人被子彈擊中,倒在地上或者滾下山坡。 我背著裝有大米和水壺的背包,提著槍朝斜坡上跑去,本能或者運氣幫助我逃脫了中國軍隊的彈雨和炮火。每沖出一段距離,我就會迅速臥倒。有好幾次,我剛剛趴到地上,中國軍隊的子彈就從頭上飛了過去擊中山崖,泥土碎石和樹葉散落一地。謝天謝地,我每次都逃脫了。
阮春華,營政治統計員跑在我面前。我們兩個人時而奔跑時而臥倒,拼命向山頂跑去。阮春華躲在山坡頂部一塊大巖石的后面,那里相當安全。他往斜坡下看,發現我為了躲避子彈的追殺一會兒奔跑一會兒臥倒,于是大聲喊道 :“阿寶!保持冷靜,往這邊跑,我會掩護你的……”他邊說邊舉起自己手里的M79擲彈筒鼓勵我。聽到他的呼喊,我抬頭一看,突然聽到一聲巨響,60迫擊炮彈在山頂阿華藏身處附近的崖壁上爆炸,彈片飛濺到樹上,煙塵四處彌漫,樹葉到處散落。我驚慌失措地想:“該死的!阿華不會被炮彈撕成碎片了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必須盡快到達山坡的反斜面才能更加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