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不易。如果您對本人的作品感興趣,歡迎點擊關注按鈕,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創(chuàng)作最大的動力。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極其另類的王朝。它不以開國皇帝的發(fā)跡地點或者封地等命名,而是單名一個“新”字。這個王朝的政治制度盡管還是以封建體制為主,但不少人卻從它身上看出了“社會主義”的影子。而開創(chuàng)它的王莽,則更是被不少人冠以“穿越者”的名號,因為他的政治思維不僅古怪的超前,而且還有些不可理喻的巧合。
豪門大族中的“非主流”
和絕大多數封建王朝一樣,漢朝的皇帝也不能保證每一代都很優(yōu)秀。隨著皇帝個人能力的下降,皇權也隨之旁落,國家主要的軍政大權落入到宦官、外戚以及官僚士大夫等群體的手上。
歷史記載的王莽自然不會是什么“穿越者”,他是西漢末年有名的外戚集團王氏家族的一員。然而,他在年輕時候的各種表現完全不像個紈绔的權門貴子。當王家的其他成員還仗著自己的俸祿逍遙快活時,他卻悶聲苦學,生活清儉。對待任何人,他都表現得謙虛友善,而且還尊老愛幼,一看就是個棟梁之材。
這樣的德才兼?zhèn)洹⑶趭^好學的貴族子弟自然不會被隨便埋沒。王莽在入仕后,憑借著自己的才干一路平步青云,很快便官至侍中。他的品德上至廟堂高官,下至布衣百姓,幾乎無人不口口相頌。他本人成了大漢帝國優(yōu)良的宣傳材料,成了幾乎所有人都想要看齊的榜樣。
此時熟悉王莽的人可能萬萬想不到,這位豪門中的“道德標兵”,在日后居然會大逆不道地篡位奪權,親手埋葬西漢王朝。
如同爽文般的仕途
對于不少的皇帝而言,手下大臣如果出現了一位德高望重、才能突出的人物,除了對手下有這樣的人才感到高興外,一般也會對其產生警惕心。畢竟如果全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另一個人的身上,那自己的權威又怎么能把握住呢?
王莽自然是這樣一個值得警惕的人,但或許是因為他對上級和長輩一直都表現得非常尊敬,也使得皇帝沒有在該警惕時對其產生戒心。
王莽實現其不臣之心的第一步,是除掉了家族里一個叫淳于長的外姓成員。這個家伙非常擅長拍皇帝馬屁,因此官運也非常亨通,成了王莽在家族里的頭號競爭對手。不過扳倒他對于王莽而言并不是什么難事,畢竟淳于長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王莽很快就收集了足夠的證據,最終成功將淳于長送進大牢,沒過多久淳于長便被處死了。
除掉了淳于長后,王莽在朝中的勢力進一步大增。身居高位的他依然安分守己,勤儉節(jié)約,辦事公正嚴明,深得百姓愛戴。即使是王家人犯了錯,他也毫不包庇,該怎么做就怎么做。這使得他一度被罷官,最終又憑借著“硬核”的聲望回到了本來的地位上。
有了這些政治資本,王莽便開始穩(wěn)步推進他的奪權計劃。他開始排除異己,巴結名流,將朝廷逐漸變成了自己的地盤。
在自己的名號上,王莽也同樣是一點點得寸進尺。他先是讓自己成為了比肩霍光的“安漢公”,在皇帝駕崩后又專門選了個只有兩歲的小孩當繼承人,自己的名號則變成了“假皇帝”。名雖曰假,權力卻是真正的天子之權。此時的王莽,離篡位登基只差一步之遙。
在平定了幾次不滿于自己專權的叛亂后,王莽感覺時機已經成熟了。
公元9年,王莽正式“不得不”接受禪讓,開始了自己“大新王朝”的統(tǒng)治。
皇帝中的“進步派”
這個不倫不類的“新朝”,在封建時代的士大夫們看來,是絕對的“歪門邪道”。而以現代人的價值觀來看,王莽搞的那一套還頗有些“進步”的意義。
在土地方面,王莽將天下所有土地收歸國有,稱“王田”,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時期的“井田制”。這一舉措嚴重打擊了地方上地主豪強的勢力,使得他們不能再肆意盤剝人民了。
在生活方面,他將各大豪族的奴婢改為“私屬”,其地位由主人的所有物一躍而成家庭成員。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了“人人平等”的先河。
在經濟方面,他加大了政府的干預力度。在供過于求時,政府就會購買日用品,反之則賣出,用以維持物價的穩(wěn)定。他還搞了只收本金,不收利息的“官貸”,用以幫助有困難的百姓。
這一出出的,讓人都不敢相信王莽是個封建時代的皇帝,倒更像是個有著近現代思維的“進步人士”。也難怪這么多人稱之為“穿越者”。
這或許只是個玩笑,但不少人又找了很多詭異的“證據”,使得事情越發(fā)引人遐想了。
在王莽統(tǒng)治時期的一座墓葬中,有人發(fā)現了一個青銅做的“游標卡尺”。要知道,這東西可是在1631年才被法國人發(fā)明出來,王莽時期早了它一千多年,居然就能用精湛的青銅技術制造出來了。
更為吊詭的是,如今的公元紀年是由西方人創(chuàng)造的,一般被認為是以耶穌出生那一年為元年。而在當時,中國漢朝的年號為“元始”,那一年正是元始元年!
盡管這多半只是個歷史的巧合,但聯(lián)系到當時王莽已經在朝中掌權,不得不讓人又想到一些“穿越”的傳說。難道他真的早就知道,今年是“公元之始”?
類似的“證據”還有不少,不過很多都難以證實,比如王莽的老婆穿短裙之類的。但無論如何,這些都表明,王莽是一個非常“進步超前”的皇帝,他用接近現代政治的思維統(tǒng)治著一個古老的封建王朝。
骨感的現實
在現在的一些網絡小說中,穿越故事往往是爽文題材,穿越者用自己豐富的現代知識“吊打”各路歷史名人,最終實現自己的江山霸業(yè)。有的甚至把現代的政治制度在古代實施,讓中國跑步進入工業(yè)時代,最終在世界范圍內稱雄。
王莽的事跡與這些穿越小說頗有相似之處。他利用自己對封建道德和官場的熟悉很快就執(zhí)掌大權,最后當上了皇帝。然后他便大搞政治改革,弄了許多具有現代政治色彩的措施,在古代發(fā)展“社會主義”。對外也不安分,或許是太想“稱霸全球”了,他對匈奴等各路少數民族政權無端發(fā)起了不少的戰(zhàn)爭,但大多數以失敗告終。
王莽是那么的像一個穿越文男主,唯一不同的是:他失敗了。
強硬的“土地公有制”看似能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實際上是極其不切實際的。我國近現代之所以可以搞土地革命,是因為當時的農業(yè)技術已經可以讓廣大農民自給自足,實現“耕者有其田”,即便如此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坎坷,是在一步步實踐中逐漸成熟的。王莽急于求成,指望用自己皇帝的權威強行推行改革方案,卻忽視了生產力的嚴重不足。他的政策最終不僅導致了大量地主豪強的反對,還搞得老百姓承受了更多的剝削,最終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狀。
同樣的,他的經濟改革也一塌糊涂。為了自己能夠更加方便地干預市場,王莽創(chuàng)造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新貨幣,最終搞得市場混亂,老百姓的血汗錢進了達官貴人的腰包。本來想要天下為公的政策最終卻成了損公肥私的工具。
而他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大搞“人人平等”,最終都成了一紙空文。名義上的壓迫沒了,實際上的一點沒少,“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王莽顯然懂得不多。
最終,王莽的折騰讓國家不堪重負,他對外轉移矛盾的愿望也沒得逞。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這場“大型社會實驗”在持續(xù)了14年后就在全國上下不分階級的一致討伐中結束了。
結語
世界終究是唯物的,即使真的存在“穿越者”,也不可能只靠高高在上的發(fā)號施令就讓這個世界按自己想的方式運作。比起穿越,王莽或許更像個渴望通過“復古改制”來整頓國家現狀的理想主義者,某種程度上算是個把思想投入實踐的孔夫子了。各位讀者朋友,您覺得王莽會是一個真正的“穿越者”嗎?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創(chuàng)作。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