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高級將領中,有這樣一位奇人,他憑著貨真價實的軍功平步青云,一路當上了副司令。
就連叛徒對他揭發檢舉,蔣介石都毫不在意,甚至直接當成耳旁風。
可殊不知這位將軍在抗戰之初,就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對蔣介石的“忠心”不過是逢場作戲,對共產黨才真的是愛得深沉。
那么,這位“偽裝者”會是誰?他在國軍隊伍中,又有著怎樣精彩的故事呢?
1982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佩劍將軍》正式上映。
時至今日電影中以淮海戰役為背景的起義傳奇,都能讓重溫經典的觀眾們熱血沸騰。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電影的原型人物之一——何基灃。
他在國名黨的多年時間里,曾因身份可疑多次被人檢舉,卻仍能在蔣介石眼皮子底下混得風生水起的秘密黨員。
何基灃
乍一聽到這個介紹,很多人都難免感到疑惑,就憑老蔣那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多疑秉性,竟然還能把一個共產黨員扶上高位,這簡直匪夷所思。
可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偏偏何基灃就是這個“有心人”,他用實力告訴世人什么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早年的何基灃雖然是國民黨中的干將,但是從一開始,他就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主張不相為謀。
蔣介石
例如,1937年日寇發起“盧溝橋事變”時,何基灃恰恰鎮守于此。
為了挫一挫敵人的威風,他不顧危險親臨陣前指揮還擊,讓日寇損失慘重。
隨后奉命與日寇談判時,他更是當仁不讓,刀槍之下仍在向日寇高聲疾呼:“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讓人踐踏!”
然而這樣一位在戰場上和談判桌前都能意氣風發的將領,卻也有不為人知的苦悶。
當時,最讓他痛恨又無力的就是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
眼看著大好河山淪于敵手,何基灃簡直心如刀絞。
可他個人之力微薄,任憑戰功再高,身為國軍師長的他,也不過是蔣介石的“馬前卒”,根本無力影響大局。
何基灃
在苦悶之中,何基灃甚至通過以自殺求解脫。
如果不是他的手下搶救及時,他恐怕還真就成了報國無門后以身殉國的悲劇人物。
不過幸而何基灃自己打出的子彈沒能要了他的性命,反而陰差陽錯地給他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跟著共產黨干革命。
原來是自殺未遂以后,何基灃只能臥病養傷。一閑下來,他反倒有時間好好思考時局了。
他漸漸想通了,一個人的鮮血不足以喚醒蔣介石的良知,他不能再做無謂的犧牲了,找到真正能救中國的組織才是他應該做的事。
恰在此時,何基灃在一名地下黨同志的引導下,接觸到了美國記者斯諾寫的《西行漫記》。
在這本書里,斯諾記述了自己在延安的所見所聞,那是一片讓所有仁人志士都心向往之的革命熱土,所以輕而易舉地就讓何基灃入了迷。
為了更好地了解延安,何基灃決定冒險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對此在八路軍辦事處接見何基灃的周總理也是頗為歡迎的。
于是1938年初,何基灃的傷剛好,就在周總理的邀請下開啟了他的延安之行。
這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共產黨和延安欣欣向榮的革命景象正是何基灃夢寐以求的,這里的一切都讓何基灃心潮澎湃。
也正因如此,臨別之際,何基灃向共產黨正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直言:“沒有共產黨中國無望,懇求收下我這個新戰士。”
對于何基灃的態度,組織上也是頗為欣慰,考察了一段時間就秘密批準了他的入黨申請。
只是出于大局考慮,組織上更希望何基灃留在國民黨當臥底。
對此何基灃毫無怨言,他雖然痛恨國民政府的冥頑不靈,但如果是為了共產黨,他卻愿意繼續堅守在國民黨的隊伍里,竭盡全力地完成黨給他的任務。
只可惜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在一次秘密給新四軍送武器的過程中,何基灃遭到了叛徒項乃光的背刺,他的身份先后被透露給了李宗仁和蔣介石。
說來這項乃光也曾算是個好同志,他比何基灃入黨還要早上幾年。
只是那次與何基灃的人接頭以后,他不幸落入了敵手,沒能扛住敵人的威逼利誘,最終成了人人喊打的叛徒。
也正因如此,何基灃的秘密黨員身份,成為了項乃光向國民黨反動派投誠的投名狀。放在當時,這樣的指控足以要了何基灃的性命。
李宗仁
多虧了我黨情報工作做得足夠好,才能趕在國民黨反動派按照項乃光提供的信息實行搜捕之前,給何基灃傳去了消息。
然而了解情況以后,何基灃卻沒有第一時間逃命,反而有條不紊地安排其他同志帶著重要文件撤離,自己則留下來應對國民黨的調查與盤問。
其實這是非常冒險的,畢竟按照國民黨的處事風格,不扒何基灃一層皮,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旦罪名坐實,何基灃更是兇多吉少。
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卻是犧牲最小的一條路。
因為只有何基灃,才能拖住國民黨的嚴查,給我黨的其余同志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
何基灃能在危急關頭做出這樣的抉擇,他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可見一斑。
幸運的是,國民黨反動派沒能從何基灃的住處搜出有用的證物。
蔣介石再疑心病重,也不能隨意拿手下的高級將領開刀,只能把何基灃叫到重慶嚴密監視著。
那段時間,何基灃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他的一切舉動都逃不過特務的監視,除了沒去蹲大獄以外,幾乎和坐牢沒什么區別。
好在何基灃的戰功都是實打實的,平時在國民黨里的人緣也不錯,所以他出事以后,陳誠、何應欽等大人物見遲遲查不出來什么實質性的證據,紛紛站出來給他求情。
何應欽
隨著抗戰局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也跟著幫何基灃這位貨真價實的抗日英雄求情,輿論的壓力越來越大。
最終蔣介石不得不妥協,不但設宴補償了何基灃,還親自送了他一把“中正劍”,以示安撫與認可。
此后的時間里,項乃光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揭發何基灃,但一個有過背叛前科的人,終歸掀不起什么浪花。
除了看著何基灃步步高升,官至副司令以外,項乃光別無他法。
當然經此一事,何基灃對于國民黨的厭惡只會更加濃重,所以在解放戰爭中,他等到時機成熟就奉組織之命正式宣布了起義。
至此他的潛伏生涯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隱藏十年的秘密黨員身份也終于得見天日了。
組織上自然也不會虧待這位有功之臣,不但讓他當了解放軍第34軍的軍長,而且還在建國后讓他歷任水利部、農業部的副部長等重要職務。
只可惜歲月不饒人,1980年,年過古稀的何基灃在北京溘然長逝,他驚心動魄的英勇一生至此宣告結束。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