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15日,北京中學第十一屆“構建未來理想學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中學東壩南校區舉行。本次研討會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學生創造力培養”作為主題,吸引了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以及國內外眾多教育專家齊聚一堂,針對數字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這一論題展開了廣泛且深入的研討。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奕、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蓓蓓、朝陽區委教育工委書記董健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朝陽區教育系統約700余人現場參會 。同時,會議還進行了線上直播。
在莊重而熱烈的開幕式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奕,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蓓蓓分別發表了激情洋溢且富有深度的致辭,為研討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積極的基調。
開幕式的尾聲,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向長期以來關注且支持北京中學的各級領導與各界人士致以了誠摯的謝意。他對過往的十屆研討會進行了簡要的回顧,對新形勢下學校所面臨的挑戰展開了全面的分析。他滿懷信心地宣稱,北京中學必將緊緊抓住時代所賦予的機遇,為國家培養出具備愛國情懷、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不辜負北京中學這一校名所應承擔的擔當和使命。
在第一天的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董奇教授,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聚德霍夫教授,猿編程創始人李翊,科大訊飛教育大模型研究院院長韓萌,美國格倫羅學區校監布萊特·查爾斯頓博士,英國桑寧德爾預備學校湯姆·道森校長,OECD教育與技能理事會副司長斯提芬·文森特·蘭克林進行了主題演講。
在第二天的研討會上,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袁振國,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杰出教授、美國教育科學院院士趙勇,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張建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外哲教研室主任、教授周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學者周國平、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馮洪榮發表了演講。
據悉,本屆研討會匯聚了眾多享譽中外的教育專家,既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舞臺,也是一次智慧交融的盛宴。會議所產生的豐碩成果,不僅為北京中學的持續發展提供智慧引領,更對擴大朝陽教育的國內外影響力,對北京市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采訪中,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表示,接下來,北京中學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擁抱人工智能技術,主動求變,大力促進學校教與學方式的深度變革,打造智能化的課堂、智能化的校園,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高效便捷。同時,北京中學將大力弘揚錢學森精神,把建設出世界一流的科技高中作為北京中學的辦學方向,聚焦科技教育,涵蓋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同時注重科技與人文、藝術的有機融合。
北京中學自建校以來,便不斷嘗試各種培養拔尖創新性人才的豐富舉措,如推進科學類課程改革,鼓勵學生參與科學實驗和探究項目;鼓勵跨學科學習,設計跨主題學習和跨學科綜合科學實踐活動;開放科學教育資源,利用高校實驗室、博物館、科技館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和實踐平臺;實施貫通培養機制,注重大中小貫通培養,實現學生的連續培養;提供個性化教育,開設特色課程、拓展課程或個性化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科技社團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利用數字化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