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馬上就要換人的這段時間,美國的關稅大棒、制裁大棒接連不斷。
接下來要再次上臺的特朗普近期宣布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各加征25%的關稅,同時對我國加征10%的關稅。
等到2025年川普正式上任,這些關稅大棒都將逐步落實,而且范圍還將繼續擴大。美國再一次揮舞制裁大棒,宣布了新的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舉措,將我國136家企業納入“實體清單”,其中大部分都是半導體相關企業,科技戰和芯片戰愈演愈烈。
作為對等反制,我國發布了一則出口管制公告,其中明確提到: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出口,原則上不允許鎵、鍺、銻、超硬材料等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向美國出口實施嚴格審查。這些金屬材料不是簡單的資源,而是大范圍用于軍事、半導體、高科技等行業的基礎原材料。
我國嚴禁出口之后,將直接對美國的軍事制造、半導體和科技行業造成直接影響,這些資源大部分在我國生產提煉,我們不出口,美國很難買到替代品。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我國內部對于這種資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同時又能出口全球,根本不愁賣。
如今,我國嚴禁這幾種資源對美國的出口,對我們的影響其實并不大,但是對美國短期內造成的影響很大,直接涉及相關高科技產品的制造,打中了美國的“七寸”。
反擊已經開始,中國用“兩招”反制美國,打中美國的“七寸”。
除了嚴禁對美國的部分資源出口以外,我國四大產業部門集體發聲,建議謹慎采購美國芯片。其中包括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四大行業發聲,集體表示美國的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這是中國產業部門,第一次對美國芯片宣戰,也是中國對美國科技制裁的一次重拳反擊。
中國的智能手機、電腦、汽車、工業設備等產品在過去這些年大量采購美國芯片,但是美國如今聯合其他國家對華半導體進行圍追堵截,制裁范圍和力度都大幅提升,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使用美國芯片,那么“卡脖子”的問題永遠不會得到解決,寄人籬下的格局不會得到改變。
這事如果放到2018年或者2019年,我們還沒有不買美國芯片的底氣,因為那時候確實沒有芯片可用,但是經過這五六年的努力,國產各領域芯片替代都已經實現了出色的成績,現在我們可以站出來說: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過去幾十年,我國進口兩大類就是石油和芯片,甚至芯片的進口花費比石油還要高,隨著國產半導體的加速發展,中國芯片進口連續3年下滑,同時我國還實現了大規模的芯片出口,今年前10個月,我國芯片出口破9000億元,暴漲超20%,國產替代如火如荼。
四大行業協會集體發聲,這對國產半導體長期來看是巨大利好,有利于國產替代的加速,加快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以及對核心技術的突破進度,要徹底改變“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落后思想,徹底扭轉掙快錢的思維。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我們從一窮二白到今天,更嚴重的困難都遇到過,眼下這些情況,根本不算事。反而是老美,接下來總統換屆,避免不了一場混亂,到時候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