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這一句出自《七子之歌·澳門》。
1999年澳門回歸,讓《七子之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那七子,指的是哪七子呢?
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
從清華畢業后,
1922年赴美留學,1925年回國,
在留學美國期間,
他創作了《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共含7首詩,
將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和旅大(旅順-大連),
這七塊當時被割讓或租借的土地,
比作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
澳門,
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便開始進入當地進行貿易,
Macau一詞,就源自葡萄牙語。
1887年,《中葡北京條約》簽訂,規定“葡國永駐管理澳門”。
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簽訂,確定1999年12月20日我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香港,
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其它一些島嶼組成。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英國侵占香港島。
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英國侵占九龍。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英國侵占新界。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確定1997年7月1日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臺灣,
由臺灣島、澎湖列島和其它一些島嶼組成。
1895年,《馬關條約》在日本馬關簽訂,臺灣島及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被割讓給日本。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威海衛,
山東威海舊稱,
朱元璋時期為防倭寇設立。
1898年,《訂租威海衛專條》簽訂,威海衛劃為英國租界。
1930年,《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簽訂,威海衛收回。
1938年,日本侵占威海衛。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廣州灣,
廣東湛江舊稱。
1899年,《廣州灣租界條約》簽訂,廣州灣劃為法租界。
1943年,廣州灣被日本占領。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廣州灣更名為湛江。
旅大,
旅順-大連,
建國后大連市曾一度名為旅大市,管轄旅順市,
后旅順市變為大連市旅順口區。
1898年,《旅大租地條約》簽訂,旅順口和大連灣劃為沙俄租界。
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戰敗,日本占領沙俄租界。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