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東方園林(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合計329054.48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671.53%。
1671.53%的比例數字,有些刺目,但已無實際意義。至2024年3季度,東方園林的負債率為103.79%,凈資產已是負值。
包括此前,東方園林母公司朝陽國資運管(北京朝陽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東方園林近期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都已是邊緣性事件。
真正重要的是——
朝陽國資運管已于2024年5月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對東方園林進行重整及預重整,得到法院支持。
12月12日,《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等正式出臺,拯救東方園林邁出關鍵一步。
攀登,“PPP第一股”誕生
東方園林有著傳奇般的歷史。
1992年8月8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畢業的何巧女,經過一番打拼,創立了北京東方園林藝術公司(其時何26歲),主營高端酒店植物租擺,由此介入房地產園林工程。
1996年,東方園林因承建北京東方廣場屋頂花園景觀工程,一戰成名,自此初涉市政園林業務領域。
2000年,東方園林集團成立,雄心勃勃地開始擴張。其目標是通過全國、全產業鏈發展,實現上市。
僅僅3年,這一擴張就以失敗告終。
然而,危局中,何巧女迎來了新機遇——
北京進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周期,北京及周邊地區開始大規模城市美化和環境建設。東方園林拿下了首都機場T3航站樓景觀帶、“鳥巢”周邊水系與景觀等奧運配套項目。
此外,東方園林還拿下了蘇州工業園金雞湖大酒店項目。
兩項重點工程,不僅救活了東方園林,奠定了東方園林在市政園林領域的地位,而且也讓東方園林走向了“大市政”的生存路線。
那么,東方園林是如何贏下這些項目的呢?
東方園林的競爭手段被概括為“532”——
工程完成后,工程款付50%;工程竣工驗收一年再付30%;兩年期結束再付20%。
激進的策略,受到了時代風口的吹拂。
北京奧運會的次年(2009年),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市中小板上市,“中國園林景觀第一股”正式誕生。
此后,中國園林綠化行業進入成長期,東方園林借勢生長,營業收入從2009年上市時的5.84億元,一路攀升至2013年的49.74億元。
2014年,國務院、財政部、發改委連續發布PPP政策。2015年,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實施意見》。
市政+環境+PPP的建設大格局出現了。
東方園林就好像看到當年北京奧運會建設一樣,再次看到了大機會。
2015年,東方園林完成了“水資源、水環境、水景觀”三位一體+水務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全產業鏈生態技術平臺,并布局危廢源頭處置。
2016年開展全域旅游業務,成立環保集團,正式進工業危廢領域,“力爭中國危廢第一品牌”。東方園林的官方描述是:“環境集團成為 PPP 龍頭民營企業,布局200 個城市,200 條清澈河流。”
2017年,通過全國大量中標,東方園林進入最高光時刻——
這一年,東方園林的年會叫“聚勢登峰”;
這一年,4月確立的公司文化叫“攀登文化”;
這一年,公司累計投資額達到1434.51億元,公司總資產為351億元。
東方園林這一年多財報是這樣寫的——
“伴隨著國家對PPP模式的大力推廣與逐步規范完善,公司充分利用在PPP領域的先發優勢,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中標PPP項目88個,累計投資額1434.51億元……”
PPP的麻煩
東方園林通過攀登,已經成為了“PPP第一股”。
然而,此時何巧女的判斷與國家調控方向是有差異的。
2017年,國家出臺了關于PPP的4個重要文件。
2017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征求意見稿)》。簡單解讀:PPP要規范化發展。
2017年11月,1個月內發布了3個重要文件。
發改委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指導意見》。簡單解讀: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
財政部發布《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簡單解讀:集中清理不規范入庫,確保PPP項目合規、透明。
國資委發布《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簡單解讀:1.加強PPP業務管控,防止過度投資和債務風險;2.嚴控財政,防止地方政府過度負債。
表面看,4個文件都強調規范發展,且發改委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根據有關報道,此時東方園林方面認為,政策形勢對東方園林是大利好。
但是,如果結合PPP在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東方園林更應該嗅到的是危機。
為什么?
因為PPP模式的出臺,其出發點,是利用社會資本的進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提升項目的運行效率與效益。
理論與邏輯都很清晰。
但是,實際運行之后,由于機制不健全、不規范,PPP的初期探索出現了各種問題。
比如說,在城市及綠化行業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相關各方看到PPP,常簡單理解為一塊新出現的“唐僧肉”,生怕吃不到嘴里,一哄而上。很多項目本身既缺乏效益與效率,也沒有節省財政負擔,反而讓政府財政負擔加重,一些項目甚至就是為吃政府補貼而設立的……
2017年所發布的系列文件,針對的正是PPP初期模式不健全所引發的盲目與過熱。換言之,文件在為PPP剎車、潑水,在為地方政府劃紅線。
之后,陸續出臺的各種政策,如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修訂后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都在強調兩件事:規范政府與資本合作的行為,保障社會資本進入基礎及公用事業的權益。
所以,2017年這一年真正發生的事情是:盲動的PPP面臨退潮。
退潮之下,裸泳的項目浮出水面,而與項目牽連的各方,尤其是相關企業的利益,因缺乏制度設計的實際保護,而出現各種問題。
東方園林在財報之中也分析過自己遭遇風險的原因,如——
“房地產行業下行明顯,地方土地財政受到較大影響,城投債償債面臨較大壓力。由于收入下滑較大,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減少了市政園林建設的投資,同時也影響了公司的收款進度。”
“PPP 項目一般項目周期較長,往往跨越幾屆政府,存在一定履約風險。”
“由于公司承接的傳統項目通常為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結算體系較為復雜,結算流程和結算時間較長。”
“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地方政府債務的清查和整頓,公司的市政園林業務與地方政府合作密切,受地方政府資金情況的影響,存在結算延期風險。”
東方園林作為“PPP第一股”,在2017年變局時刻,還在全力向中標投資的最高峰攀登。
還記得前文我們提到的東方園林“532”的回款方式嗎?這種高風險的激進運營姿態,在投資最高峰時遭遇退潮,結局可想而知。
拯救*ST東園
在經歷2017年高點之后,2018年,東方園林開始出現虧損,營業利潤下滑29%。2019年,營業利潤下滑98%。一系列債務、資金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2018年12月與2019年8月,何巧女、唐凱夫婦先后向朝陽國資運管兩家子公司各出售5%股權,并放棄自身持股投票權,東方園林易主——朝陽國資運管掌控東方園林,朝陽區國資委為實控人。
之后,東方園林的運營問題,也徹底暴露出來。
歸母凈利潤——
2020年,-4.9億元;
2021年,-11.6億元;
2022年,-58.2億元;
2023年,-50.8億元;
2024年3季度,-22.8億元。
至2024年3季度,東方園林總資產約334億元,總負債約347億元,資產負債率103.79%。
而自2024年4月30日起,東方園林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東方園林”變更為“*ST東園”。
到了“*ST東園”階段,就進入拯救時間了。
5月7日,朝陽國資運管主動出手,向法院申請重整東方園林。
11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債權人對東方園林的重整申請,開啟了公司的破產重整程序。
12月3日,東方園林與多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正式確定了重整投資人。
重整投資人構成
1.國聯基金聯合體:
國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昆侖信托、普星聚能、鼎輝投資,穿透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海南瑞科控股實業有限公司 (海南三零六零投資、海南源網荷儲投資、海南零一貳叁投資)
北京國朝東方綠能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由國聯產投發起設立的專項重整基金)
2.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實控人為朝陽區國資委)
3.國壽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穿透實控人為財政部)
4.深圳申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劉嘉華)
重整投資總額5.28億元
1.國聯基金聯合體:8億股,受讓價格為0.66元/股;
2.朝陽環境:1億股,受讓價格為0.66元/股;
3.國壽財富:1億股,受讓價格為1元/股;
4.申優資產:1億股,受讓價格為1元/股;
重整計劃
1.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東方園林現有總股本為26.85億股,擬以每10股轉增12.34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預計轉增33.14億股,轉增完成后總股本將增至59.99億股。
2. 轉增股票用途 :轉增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全部由重整管理人分配和處置,其中11億股用于引入重整投資人;15.14億股用于清償債務;剩余7億股作為預留股份,用于在未來引入投資人。
在重整方案中,還包括一個重要的部分,即重整經營方案。
該方案分為兩個部分: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
增量市場
拓展新能源領域,即立足北京,向周圍風光資源豐富的優勢地區開發,方式是通過項目收(并)購,與地方城投企業、優質民企、供應鏈渠道等合作,加大風光設備循環再利用與園林景觀、文化娛樂和市政建設等領域相互融合發展的循環經濟。
具體業務包括:集中式電站開發和運營、分布式能源項目開發和運營、新能源資源證券化運營。
存量市場
持續在全國各地打造精品項目。同時,積極開展央企國企合作,通過資源導入、精細化管理提升等方式,與央企或市屬國有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來進行業務開拓。
建立海外事業部,布局海外業務。如景觀生態沙特分公司參與當地數百億美元項目(已參與超10億美元)。拓展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市場。
環保及循環板塊,低效清理,優質盤活,與朝陽區國資委系統環保企業共謀協同發展。
可以說,東方園林的拯救計劃相當龐大,如果進展順利,東方園林能夠風云再起,這一案例肯定會寫入不良資產處置發展史的教科書當中。
值班編委:李紅梅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