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2日,越軍集結大量士兵,靜心訓練兩個月后,終于迎來了驗收的時刻。
雖然越軍經歷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失敗,可卻沒有清晰的認知,依舊認為自己能與中國軍隊抗衡。
甚至在戰爭開始前,越軍準備了大量繩索,以便捆綁舉手投降的中國俘虜。
誰知繩索不僅沒有捆綁中國士兵,反而用在了運送越軍尸體上。
松毛嶺一戰,也成為越軍永久的噩夢。
那么松毛嶺一戰有多慘烈?越軍又遭遇了什么?
一、不見中國士兵,越軍尸體成車運送
1984年7月12日,越軍向中國的老山和者陰山發起進攻。
在大霧的掩蓋下,越軍一度逼近到距離我軍只剩300米的地方。
這一戰,越軍已經準備了兩個月。甚至許多參加戰斗的士兵,都是從國內強行拉過來的新兵。
也不知是誰給越軍的自信,竟然篤定自己能打得過解放軍。
還在戰斗前就幻想出解放軍舉手投降的場景,提前準備了大量繩索,用來捆綁俘虜。
但實際情況卻是,在7月12日晚上,戰斗就結束了。一天傷亡超過3000多人,卻沒有一位解放軍投降。
在解放軍陣地附近,盡是越軍的尸體。
出于人道主義原則,中國向越軍陣地發布公告,允許他們將越軍的尸體運送回去。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許懈怠武器,且帶上紅十字旗。
這回為解放軍準備的繩索也派上了用場,只不過是用來捆綁越軍的尸體。
據越南中將回憶,越軍尸體一車一車往外運送,給許多越軍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許多高地都被解放軍的炮火削平,綠色的森林也變成黑色。
最讓他們難以釋懷的,還是戰友們的尸體。
運氣好的越軍能留下全尸,運氣不好的根本找不到。
好在解放軍信守承諾,只要不攜帶武器且打著紅十字旗,就不會開槍進攻。
但越軍卻擔心中國軍隊在尸體上做手腳,尤為害怕尸體下方安放了地雷。
因此在找到越軍尸體后,一般會用繩索落在尸體腳踝上,用繩索將尸體拉到安全地方,才會安放在車上運回營地。
有的越軍還會帶著床單和醫藥箱,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一連運送了五六天尸體,總算將大部分尸體運回越南一側。但還有些尸體因為破損嚴重,無法及時運出,只能留在原地。
但最令越軍難以忘懷的,還是解放軍猛烈的進攻。
二、必敗的戰爭
自從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后,越軍就一再侵擾中國邊境線。老山和者陰山,也成為雙方激戰的焦點。
可以肯定的是,老山和陰山是我國領土,而越南的侵占屬于侵略。
1984年4月,解放軍向老山的越軍發起反攻,終于成功收回失地,將老山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
越軍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但也忌憚我軍的實力,便從國內部隊中抽點精英,從5月起就開始進行針對性訓練。
尤其對于熱帶雨林的作戰方式,越軍尤為重視。
【越軍步兵戰斗分隊】
在這期間,越軍也多次試圖奪回陣地,但被解放軍逐一擊破,損失了不少兵力。
經過越軍的精密部署,終于決定在7月12日發起大規模反攻。
【松毛嶺之戰解放軍的152毫米重型加榴炮】
更令越軍欣喜的是,7月11日夜晚,老山地區竟然下起了大霧,正好方便越軍行動。
于是在大霧的掩護下,越軍從不同地區向解放軍陣地行軍,在解放軍眼皮子底下建造工事。
越軍原本的計劃,是4個團加上兩個營的兵力,一同向解放軍靠攏,并收復662.6高地。
【越軍MB-84計劃而引發的中越大戰,我們俗稱“松毛嶺大戰”“7.12大捷”,也稱“船頭地區防御作戰”】
7月12日凌晨1點,部分越軍就開始悄悄摸上解放軍陣地,距離解放軍最近的只有300米。
偏偏此時能見度不足十米,解放軍根本無法發現越軍。
我軍早就察覺到越軍的不安分,于是建構了龐大的炮火網,不論是手榴彈、迫擊炮還是各種口徑的火炮,都被拉上戰場。
對那些可能隱藏越軍的地區,解放軍多次進行炮火攻擊,給越軍造成極大傷亡。
布置作戰計劃。
越軍也不甘示弱地進行反擊,利用炮火回擊后,向我軍陣地進攻。
可令越軍沒想到的是,解放軍的炮火竟然如此密集,解放軍戰士也越打越勇。
炮火打擊得越軍無處藏身,只能被迫與解放軍迎戰。身心俱疲之下,直接被英勇的解放軍擊敗。
【我軍在老山地區的炮兵陣地之一。收復老山后,我軍不斷以炮火反擊越軍,讓越軍損兵折將】
而此時的越軍指揮部,卻通過無線電收聽了自己的慘敗過程。有的部隊打到最后只剩2人,還有的部隊直接被殲滅。
直到這一刻,越軍才意識到之前的自大有多可笑。
三、越軍對中國最大的失敗
不可否認的是,越軍相比印軍來講,戰斗素養更高,紀律也更加嚴明。在隱蔽過程中,不論發生什么意外,都沒有暴露自己的位置。
甚至面對高強度的火炮攻擊,也沒有絲毫退縮。
只可惜他們對戰的是中國軍人,從戰斗開始就注定著失敗。
僅僅在松毛嶺上,越軍就犧牲了3700多人。光是敵軍的尸體,就將山坡完全覆蓋。
而且當時正值炎熱的雨季,尸體很快就變質腐爛,臭味一度蔓延到陣地上,幾乎掩蓋了刺鼻的火藥味。
正是因為這樣,我軍才一再督促越軍盡快運送尸體,以免細菌滋生影響士兵們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越軍在運送尸體時還看不清形勢,企圖攻擊中國軍隊。
既不按照要求帶上紅十字旗,也不愿意留下武器。
對于帶著武器的越軍,解放軍沒有采取強硬措施,而是將他們驅離邊境,什么時候愿意遵守規則再運送尸體。
但越軍不知悔改,對中國軍人動手動腳,企圖襲擊軍隊。
無奈之下,我軍只能以炮火震懾越軍,終于讓越軍乖乖配合。
直到尸體完全腐爛,清涼油也無法掩蓋氣味后,越軍再也不來運送遺體,也對中國軍隊產生了心理陰影。
據幸存越軍回憶,松毛嶺一戰中,留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國鋪天蓋地的炮火,運下來成車的尸體,以及讓人作嘔的尸臭。
而一向自大的越軍,也在這一戰中意識到解放軍的強大實力,不敢再小覷對手。
此后對邊境的侵擾中,越軍行為明顯謹慎很多。雖然也經歷過多次失敗,但傷亡人數卻遠遠比不上松毛嶺一戰。
對于越軍準備繩子捆解放軍的行為,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