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期節目中,三對嘉賓來到民政局當志愿者。
黃圣依看著一對新人在臺上念結婚誓詞,想起自己結婚時并沒有這些儀式,于是想拉著楊子體驗一次。
楊子雖然沒有直接拒絕,但是各種不配合。
先是故意不一起念,接著更是直接以“別鬧了”逃離現場。
之所以用逃離,是因為在他的這個行為背后,我看到的是【害怕】。
之后,黃圣依跟他聊起墻上的甜蜜標語,他也各種馬虎應對,并多次想離開房間。
看著他局促不安的樣子,再結合他前幾期的表現,突然有種“他也許也是個可憐人”的感覺。
楊子在前面的節目里提過,他從小沒有父母的陪伴。
起初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后來老人去世了,能陪他的就只有家里的狗了。
如果他講的這些屬實,那么不難推斷出,他是一個沒有享受過多少愛的人。
沒有被愛過的人長大后往往有兩個極端:
要么極度渴望愛,要么把自己包裹起來,回避愛。
楊子顯然是后者。
他在節目中各種不正經、夸張的表現,其實都是在回避他人觸碰他的內心。
比如在自畫像環節,他故意用一種夸張的描述來形容自己,大概是為了避免畫師洞察到他的內心。
再比如在寫婚姻承諾書時,他寫得非常假大空,估計也是為了避免表露內心的真情實感。
不敢表露自己的背后,是害怕真實的自己不被接納,害怕自己不重要。
所以,回避不代表不在乎。
恰恰相反,越是回避,意味著越在乎,越不敢面對。
一個渴望愛,但又不敢表達的人,只有在被無條件愛過之后,內心柔軟的部分才會被喚醒。
楊子在描述黃圣依的畫像時,是根據黃圣依在《功夫》里的形象描繪的。
他說,那是他覺得圣依最好的樣子。
我猜想,真正打動他的,其實是啞女對阿星的感情,只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于楊子而言,他內心可能就是那個混蛋阿星。
內心渴望愛、渴望溫暖,但所有的經歷都讓他不得不把自己包裹起來,甚至偽裝成一個壞人。
這樣的人,一般人根本沒辦法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
因為他們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需要不計后果的奔赴。
只有那樣,他們的殼才會慢慢打開,露出柔軟的一面。
但很遺憾的是,黃圣依并不能提供給楊子這樣的愛。
她既不能當楊子的媽,也不能當那個以他為天的小女人。
相反,因為兩人有較大的年齡差,黃圣依一直都是被保護的那一個。
一個本身不懂愛的人,又怎么去愛人呢?
他也許是真的為黃圣依好,但他的愛又實在是太讓人窒息了。
如此想來,如果楊子當初遇到的人是麥琳,他是不是就不需要把自己包裹得那么緊了呢?
畢竟,不管如今的麥琳有多么面目猙獰,不可否認的是,她以前對李行亮的愛,非常拿得出手!
兩人相識于微時,在最艱難的時候,麥琳就給了李行亮一劑定心丸:
即使李行亮落魄到只能去擺地攤,她也會陪著他。
不僅是言語上支持,行動上也從未馬虎。
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夢想,既出錢又出力,把一切能給的都給了他。
如果楊子也曾被這么真切地愛過,也許他就不需要這樣偽裝自己了吧?
只能說,在感情這件事上,李行亮確實比他幸運。
也終于理解,為何楊子當初堅持說是他一個人托舉著黃圣依和兩個孩子。
因為由始至終,他可能都沒有真正被理解過。
就連如今上節目,也是被各種吐槽。
可是,這又能怪誰呢?
怪別人?他那些行為,確實太讓人費解,誰都不是誰的救世主,別人憑什么要承受他帶來的傷害呢?
怪他自己?他也想被愛,也想擁有快樂的童年,可別人沒給他呀。
怪他的父母?他們當時可能也是生活所迫,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呢?
或許真的應了那句話,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希望楊子在參加完節目后能學會自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