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生母出身卑微,長期遭受冷落。
朱常洛在萬歷二十九年被確認為太子,此后歷經了近二十年的宮廷斗爭與波折。直到萬歷四十八年,明神宗駕崩后即位,年號泰昌。
在位期間,朱常洛嘗試改革,罷除苛稅,然而這一切剛剛開始便戛然而止。
即位僅一個多月,朱常洛便因服用“紅丸”而離奇暴斃,年僅三十九歲。后世史書記載,他的早逝與沉迷女色、荒淫無度有關。
那么,對于這位在位時間極其短暫,且突然離世的皇帝朱常洛來說,他在生命行將結束時,是如何規劃自己的身后之事的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翻開歷史的長卷,查閱朱常洛遺詔內容,一探究竟:
朕以眇躬,嗣登大寶,夙夜祗懼,罔敢寧居,于凡用人行政,遵奉皇考遺命,力疾舉行,哀勞交瘁,奄至彌留,定數莫移,考終何憾,但念朕紹承洪緒煢疚,方新志業未就,所期纘述端屬后賢,皇長子茂質英姿,克荷神器,宜早嗣皇帝位,其守祖宗彝憲,親賢勤學,立政安民,朝講一遵典制,冠婚擇吉早行,出入起居倍宜兢慎,左右侍御務近端良,內外文武百官執事之臣同心協贊,永保基圖。
朕從皇考在天之靈,陟降鑒觀,于志畢矣。喪禮依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藩屏重寄,不可輒離封城,督撫鎮守都布按三司官員地方攸系,不許擅離職役,聞喪之日,止于本處哭臨三日,進香遣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土官俱免進香,詔諭中外咸使聞知。
遺詔中,朱常洛首先以“朕以眇躬,嗣登大寶”開篇,表達了自己雖出身微末卻能登上帝位的感慨。
緊接著,朱常洛著重強調,自己深諳“夙夜祗懼,罔敢寧居”的帝王重任,每日每夜皆勤勉不輟,未敢有絲毫的放松與懈怠。他堅信,自己對待皇帝這一職位的態度是極為認真的。
在回顧自己的治國歷程時,朱常洛坦誠地表示“于凡用人行政,遵奉皇考遺命,力疾舉行”,在用人和行政方面都遵循著先皇的遺命,盡管身體有病也努力去做好,如今“哀勞交瘁,奄至彌留”,生命已近尾聲,這是天命不可違,死而無憾。
然而,朱常洛回望自己所承載的大明王朝之宏偉基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遺憾,自覺在執政期間未能將其發展至更高,一股不甘之情油然而生。
朱常洛殷切期盼,后來的繼任者能夠接力前行,將這份大明王朝的基業繼續推向輝煌。
在繼承人問題上,朱常洛提到“皇長子茂質英姿,克荷神器”,他毫不吝嗇地贊美了皇長子的才能與品質,認為其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同時,朱常洛對皇長子寄予厚望,懇切叮囑他要“親賢勤學,以立良政,安撫民心”,意即要親近賢能之士,勤勉好學,從而確立起清明的政治秩序,確保百姓生活的安寧與和諧。
對于文武官員,朱常洛表達了深切的期待,勉勵他們務必“同心協贊,永保基圖”,意在強調眾人需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以確保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與繁榮昌盛。
對于自己的喪事安排,朱常洛則體現了其簡樸務實的作風。“喪禮依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他要求喪禮遵循傳統,不鋪張浪費。
同時,他也展現了作為君父的仁愛一面,特許“毋禁民間音樂嫁娶”,讓百姓在哀悼之余也能保持生活的正常秩序。
此外,朱常洛還特別對宗室親王、督撫鎮守等地方官員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他們各守其職,不得擅離職守,確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朱常洛遺詔原文開篇,便流露出他登基未幾,宏圖未展而生命將終的深切遺憾。他哀嘆自己抱負未酬,理想未竟,生命卻已近尾聲,這份不甘與留戀,字里行間盡顯無遺。
朱常洛為何在登基之后不久便驟然離世,此事確實頗為蹊蹺。在擔任太子近二十年的歲月里,他身體尚算康健,并無病危之兆。
然而,他一登上皇位,卻迅速走向生命的終點,這怎能不令人感到疑惑?難道真的僅僅如史書所載,是因為縱欲過度所致?其中緣由,實在值得深思。
*以上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見解,若您有不同觀點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同名微信公眾號【袁載譽讀明朝】,我正在打造明史愛好者的萬人社群,歡迎您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