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作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是推動教育變革與創新、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泉州市作為福建省的三大城市之一,人口基數大,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存在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面對這一現狀,泉州市積極響應黨的十二大報告關于“推進教育數字化”的號召,通過實施智慧教育“加減乘”策略,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努力打造教育強市,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整合資源,做好優質教育“加法”
為實現城鄉學校的無縫聯通,泉州市積極整合資源,打造一體化平臺,構筑“云端”課堂。通過常態化開展中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的“5G+專遞課堂”,泉州市實現了網絡“造血式”結對幫扶,讓城鄉學生能夠同步上課、互動交流。目前,“5G+專遞課堂”已覆蓋全市13個縣(市、區),惠及495所試點學校和1856個試點班級,受益師生近12.5萬人,開設了2.8萬節“同步課堂”。這一模式不僅實現了主講端和聽課端的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的“雙提升”,相關經驗還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推廣。2024年5月,泉州市教育局作為全國唯一的市級教育部門,受邀參加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展示“5G+專遞課堂”的試點成效;6月,入選2024年全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并形成“5G+專遞課堂”相關課題857個,知網收錄學術論文205篇。
同時,泉州市還開設了“名師課堂”,精選優秀教師進行直播授課,課程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多個學科。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學習進度,靈活選擇適合的名師課程,以實現個性化發展。截至目前,“名師課堂”已吸引全市直中小學校200多位教師參與,累計點播觀看人次達1523.78萬次。
此外,為滿足多樣學習需求,泉州搭建線上“自學課堂”,為學校、學生和家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互聯網教育教學資源服務。目前,泉州在線教育一體化平臺深度融合各級平臺的優質資源和原創線上教學資源,廣泛覆蓋中小學各學段和學科,共包括187個版本的47科,儲備了1529萬份教學資源。該平臺不僅有效滿足了師生的教學需求,還顯著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學質量。
打破壁壘,做好便民管理“減法”
為實現管理的便捷和高效,泉州市建立數字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實現“一鍵登錄”“一網共通”“一圖掌控”等便捷功能,助力市、縣、校互聯互通。其中,“一鍵登錄”通過與省數字身份管理服務平臺無縫對接,建立統一的訪問入口,用戶可直接訪問市級教育一體化平臺及多個相關平臺,查閱教育資源、辦理事項等。從而徹底改變以往多平臺、多賬號登錄的繁瑣模式,實現“一號登錄,多網可用”的便捷體驗。目前,該統一入口已覆蓋全市超過100萬名學生、10萬名教師和1000多所學校,極大提升了教育資源整合效率和用戶訪問便利性。
“一網共通”則通過建立“教育入學一件事”招生服務平臺,與公安、人社、民政、住建等部門的數據實現融通,將原本分散、耗時的報名、審核、錄取等環節整合為一體化流程,實現小學入學的“一站式”服務。2024年,這一舉措覆蓋全市區縣共380余所學校,成功完成3.8萬名學生的報名審核工作,有效減少群眾跑腿40萬余次,簡化紙質材料65.3萬份,真正實現“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9月份,“教育入學一件事”還獲評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一圖掌控”利用在線教育一體化平臺,結合多層次數據分析,生成“泉州智慧教育一張圖”,從而精準掌握學校發展動態,直觀呈現全市學校運行情況、教育資源現狀和規劃,還可以對教育資源的時空分布和變化趨勢進行研判,預測未來教育發展需求,為教育科學決策和精準管理提供支持。針對單所學校,利用三維場景展示學校的學業情況、師生行為、安全防護和校園環境等,使教育管理者、校長和教師能夠精準了解每間教室和每節課程的情況。
創新融合,做好數字賦能“乘法”
泉州市在智慧教育領域的探索不僅限于資源整合和管理便捷化,還積極拓展智慧教育在思政教育、后勤管理、教育科研等領域上的應用。其中,泉家育福”平臺的開發,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途徑。該平臺不僅涵蓋“泉州教育在線一體化平臺”的所有資源,還增加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思政課堂等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平臺增設教學用書、校服購買、入學一件事等多種教育服務事項,師生及家長通過手機即可輕松瀏覽、選擇并辦理所需教育服務,實現“線上辦、掌上辦、馬上辦”。
泉州市利用智能化助力教學教研提速,推動城鄉學校間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的優課評比、精品課遴選和教學案例分享活動,使市、縣、校三級教研更加便捷。各級教研充分利用“在線巡課”功能,累計進行2.8余萬次聽評課活動,并收集和分析學校的教學數據與評價信息,及時提供在線反饋與指導,全面推進教師發展、課程改革、教育督導和教育評價。2024年6月,泉州上線“AI循證教研系統”,通過該系統對教師進行“數字化能力畫像”,記錄和分析授課軌跡、課堂語音、師生行為、課堂專注度等多維度數據,形成了896份《課堂數據分析報告》,為教師提供客觀反饋,幫助他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為拓寬文化交流新渠道,泉州依托本土海絲文化的優勢,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開發包括南音、高甲戲、提線木偶等在內的非遺藝術教育教學、展演展示等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全面提升學校的美育質量,并輻射至與福建淵源深厚的東盟地區。
泉州市在智慧教育領域的成功實踐,不僅為當地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下一步,泉州市將繼續深化智慧教育改革,加強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和工具,持續深耕智慧教育品牌,為教育強國貢獻泉州智慧和泉州經驗。(段慧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