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發展及人才培養研討會在白沙校區成功舉辦。河南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與對外合作交流處處長孟洋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長梁景予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等15家單位的專家學者應邀參會。會議由副校長宗方主持。
學校文化旅游學院院長王迎濤詳細介紹了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的建設情況。她說,為深化文物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破解我國文物修復與保護人才嚴重匱乏的難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動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學校在河南博物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深化產教融合,投資近600萬元,新建文物修復VR實訓室、青銅器修復實訓室、陶瓷修復實訓室、書畫修復實訓室等。優化課程設置,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學科、技能競賽指導和培訓,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將更清晰、更明確的專業主攻方向,立足教學,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文物修復技藝的融合,扎根中原大地,為文物保護與修復貢獻力量。
孟洋對學校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的建設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她說,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為與產業聯系最緊密的教育實體,學校通過持續深化與河南博物院等單位和企業的合作,共享真實的工作案例、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開發優質的課程資源,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不斷提高育人水平。她說,要積極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手段提升教育技術,開展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創造多樣化的應用環境,提升課堂場景、學習方式、教師能力及教學評價的水平。同時,還要開展文物相關的科研課題研究,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通過加強文物修復師的認定和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
研討會上,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楊東昱、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副主任杜安、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分局常佰軍、河南云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趙奕清等先后進行發言交流。
與會人士達成高度的合作意向,一致表示將共同加強人才培養和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與學科建設,推動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的前沿發展,搭建跨學科的學術共同體。會后,與會專家在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實訓室,對學生修復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研討會取得了積極成效,本次活動的舉辦,加強了產學研、政校企的合作,對推動該校文物修復和保護專業人才培養作用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