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深,責之切,家長長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眼中全是缺點。
為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見”?因為“初見”時缺點看不見。
也有喜歡表揚的,只會說“好棒好棒”。
怎樣教育孩子,可以學學孔子。當代有門課,叫積極心理學。在不少國產教材中,都提到了孔子。孔子堪稱積極心理學的祖師爺。
第一,他看學生、看人,立足于看優點;他表揚人,很有針對性,讓人信服。
第二,他也批評學生,但每次批評,都很具體,都就事論事。
來看今天學習的一句: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strong>(《論語·顏淵》)
成人之美,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了。君子喜歡成就人的好事,不鼓動或者間接幫助別人做壞事;小人相反。
什么叫成人之惡?不一定你鼓動別人甚至參與做壞事。很多時候,你一臉正氣,看似無可指摘,甚至是“為了別人好”,卻讓別人做了壞事。
有個很典型的例子。某視頻博主發了一個視頻,說有個地方的小龍蝦“撿不完,簡直撿不完”。事實上,那些小龍蝦是當地人養殖的。視頻一發,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以為是野生的,紛紛去撿,給養殖戶造成很大損失。
視頻博主表面上是好心,給網友實惠,事實上既坑了網友,也坑了養殖戶。網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作惡者。
——典型的成人之惡。
從人格上來講,具備成人之美的品性,是積極性人格的重要特質。
另外,看人要多看好的方面。
孔子說,“益者三樂”,有益的快樂有三種,第二條便是“樂道人之善”——以宣揚別人的長處為樂。不少人恰恰“愛揭短”。
一個人即便以前不咋滴,只要動了上進的心思,就值得表揚。子路從小混混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就是孔子對其“積極”改造的結果。
另一個故事,則是孔子對“互鄉”的態度: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strong>(《論語·述而》)
互鄉這個地方的人,很難說話??鬃訁s見了他們的一個童子,學生很困惑??鬃咏獯鹫f,要多肯定進步,不要總拿過去說事兒;別人有了潔身自好的上進之心,我們應當贊許他的潔身自好,別老盯著污點。
子貢問孔子,您有什么厭惡的事情嗎?孔子說了四條,第一條就是“惡(wù)稱人之惡(è)者”,即厭惡一味傳播別人壞處的人(《論語·陽貨》)。
看人多看優點,對缺點,可以直諫,盡量不要傳播。這也是一種積極心態。
在和樊遲討論問題時,孔子說:“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論語·顏淵》)所謂“攻其惡”,就是多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錯誤;“無攻人之惡”,就是不要去批判別人的錯誤。
孔子是在教人做“老好人”嗎?并不是。“鄉愿,德之賊也”,老好人的態度,是孔子堅決反對的。對別人的錯誤,孔子的態度是“以直報怨”,“直”是比“攻”更恰當的方式。
孔子的積極心理學,重表揚,絕非不批評。前面講過,他黑起臉批評起來,那也相當厲害。批評歸批評,前提是不定性,不全面否定。
舉例來說,你說某人“臉上有個污點”,這是恰當的批評;說他“一張丑臉”,就成定性和普遍化了??鬃邮遣毁澩?。
表揚也是,要具體,不要籠統。他表揚顏回,要么“一簞食一瓢飲”,說具體環境;要么說他“不遷怒、不二過”,都很具體,沒有泛泛而談。
泛泛而談的表揚,給人一種飄的感覺;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反倒成了虛偽。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中國歷史超好看(6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32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