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羊業鏈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東烏草原美食文化北京行舉行
冬至是吃羊肉的時令。12月20號,在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歌聲和歡笑聲從白色的蒙古包里傳來,盛裝的烏蘭牧騎演員在這里表演,游客和市民們紛紛品嘗當地的美食,并拍照打卡。這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在京推介地方特色品牌--烏珠穆沁羊。
與一般的羊肉不同,烏珠穆沁羊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因其繁育品種獨特,肉可滋補養生,在民間有著“肉中人參”的說法,又在多個歷史朝代成為皇家貢品,因而獲得“天下第一羊”的美譽。烏珠穆沁羊有一個重要的特質是長有14對肋骨(一般的羊只有13對),所以體型更長,骨胳健壯,多出的這對肋骨使得它產肉量更高。
東烏珠穆沁草原地處錫林郭勒草原的腹地,草原面積為7100萬畝,植物種類豐富,共有野生植物種類1027種,其中可供飼用牧草372種,平均每12畝草場養育著一只烏珠穆沁羊。烏珠穆沁羊吃青草、飲深泉,原始天然的環境和歷史悠久的擇優培育傳統造就了烏珠穆沁羊上乘的肉質和絕佳的口感,并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早在1982年國家農業部就正式命名“烏珠穆沁羊”為地方優良品種,1983年國家標準總局制定了《烏珠穆沁羊》國家標準,2014年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2021年獲得國家原產地認證,2022年被錄入為全國“十大優異畜禽種質資源名錄”。
東烏珠穆沁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常勝在研討會上說,這次推介旨在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要錨定打造現代化大產業、建設產業強區目標發力”的相關部署,提升東烏珠穆沁旗羊肉生鮮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進一步讓首都市民了解烏珠穆沁羊肉質好,安全有保證,是真正的綠色生態食品。通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連通首都制高點,進而輻射全國,讓烏珠穆沁羊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提振牧民信心,擦亮“天下第一羊”的金字招牌。
為落實國家“草畜平衡”政策,保護草原生態,烏珠穆沁羊存欄常年穩定在300萬只左右,出欄150萬只左右。為保障市場供應和羊源品質,此次活動,組織當地龍頭企業與在京合作企業提前簽訂2025年羊源鎖定協議,并通過政府背書的形式,保障銷售的羊肉為正宗的烏珠穆沁羊肉,杜絕出現“貼標羊、串門羊”等假冒烏珠穆沁羊的現象。東烏旗政府副旗長斯欽說,這次活動的最大亮點是政府擔保,保證羊源純正,倡導優質優價,構建良性營銷產業體系,既能保障牧民利益,也能讓首都市民放心吃到正宗的烏珠穆沁羊肉。
活動儀式上,當地政府與在京合作企業還成立了“京蒙羊業鏈畜產品協作體”,通過延鏈強鏈,打通了從產業提升到品牌落地的完整通道,確保百姓菜籃子供應。北京鴉兒李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向東烏旗當地企業采購烏珠穆沁羊,這次在簽約活動上高興的說,以前羊肉價格常有波動,現在能提前鎖定羊源,確保穩定供應,對企業和牧民來說是雙贏。
此外,會上還發布了烏珠穆沁羊產品零售小程序“烏珠穆沁羊”,由東烏旗授權的9家企業提供產品,不僅首次打通了從牧場到餐桌的直達零售通道,并以政府強監管的形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烏珠穆沁羊是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受到北京人的青睞,在東來順和聚寶源等老字號飯店里,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烏珠穆沁羊肉。活動期間,一眾國家級烹飪大師集體亮相:藥膳大師張寶庭,中國藥膳大師胡賀峰,人民大會堂原西餐廚師長徐龍,釣魚臺國宴大師侯仲華,“中華金廚獎”獲得者蘇永勝等以及蒙餐傳承人阿木,聯手打造了“烏珠穆沁烏羊宴”,為大家獻上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饕餮盛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