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1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發表題為《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元旦社論,宣布“一九六七年將是全國全面展開階級斗爭的一年”。社論以強烈的政治語言,號召號召全國人民繼續深入進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展開總攻擊”。
這篇社論的發表,標志著“文化大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激烈和動蕩的階段,也表明了毛主席和中央文革對繼續推進“文化大革命”的決心和態度?。
社論首先結合蘇聯變修的原因,闡明了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無產階級文化文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介紹了已經取得的初步成果,表明了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正當億萬群眾在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自覺起來鬧革命的時候,有一兩個在中央做工作的負責人,乘毛主席不在北京的機會,拋出了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反對毛主席的正確路線。他們和那些堅決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負責人,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在他們暫時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力圖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這些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威風,滅無產階級志氣。”
社論指出,正在關鍵時刻,我們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親自主持召開了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制定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這條反動路線,就是包庇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跟他們同流合污,鎮壓革命的群眾運動,跟革命群眾作對,歸根到底,是要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復辟。八屆十一中全會,宣告了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勝利,宣告了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失敗,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社論熱情的贊揚了“紅衛兵”在這個文化大革命中涌現出來的新事物及其積極作用,尤其是在“斗、批、改”、“破四舊、立四新”、搞“革命大串聯”,組織隊伍推動革命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社論強調了今后的革命具有艱巨性、曲折性、復雜性。“極少數頑固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使用陰一套、陽一套的種種手段,對抗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破壞廣大革命群眾對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批判。 極少數頑固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人,最重要的陰謀詭計,就是挑動群眾斗群眾。他們暗中組織和操縱一些受他們蒙蔽的群眾和群眾組織,壓制革命,保護自己,挑起武斗,企圖制造混亂。”
“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要放手發動群眾,斗垮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革除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東西。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則要壓制群眾,保護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保護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東西。一個要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一個要保存資本主義舊秩序,一個要革,一個要保,這就是兩條路線斗爭的實質。”
社論也指出了勝利的希望,“廣大的工人、農民起來了。他們沖破各種阻力,建立自己的革命組織,投入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在工人中,農民中,學生中,機關干部中,涌現出了更多的革命闖將。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更加孤立了。”社論強調,“1967年,將是全國全面展開階級斗爭的一年。1967年,將是無產階級聯合其他革命群眾,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展開總攻擊的一年。1967年,將是更加深入地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清除它的影響的一年。1967年,將是一斗、二批、三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的一年。”
新的一年的主要任務是:
第一,在工廠和農村中,要根據毛主席和黨中央“抓革命,促生產”的指示,大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促進人的思想革命化,推動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二,對于學校里和文化領域各界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要大力提倡革命師生、革命知識分子,有計劃、有組織地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實行和廣大王農群眾相結合。
第三,充分發揚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大民主。
沒有無產階級專政,就沒有無產階級的民主。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我們的無產階級專政機構,必須堅決地毫不動搖地保證人民民主權利,保證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大串連的正常進行。
第四,繼續開展對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群眾性的批判。 今后,在各個戰線上,都要大破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大立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這是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關鍵。黨政機關的革命干部,也要一起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斗爭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社論號召,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旗幟下,工人階級聯合起來,工人階級同貧下中農和其他勞動者聯合起來,一切勞動者同革命學生、革命知識分子、革命干部聯合起來,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展開全國全面的階級斗爭,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這篇社論,具有極強的政治動員作用,旨在激發廣大群眾的革命熱情,推動“文化大革命”的深入發展。在隨后的日子里,各地的造反派組織更加活躍,以上海“一月風暴”奪去市委領導權為標志,各地造反派相繼攻擊各級黨委政府,奪取權力。權力分配不均則武斗。武斗升級,甚至發生了搶奪解放軍武器庫的案件。這種混亂局面,與社論的攻擊性宣傳不無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