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張愛玲在美國去世。
消息傳回國內后,弟弟張子靜就有了一個每天把自己家的大門敞開的習慣。
但這個一生都在渴求親情、追求被愛的張子靜,最終也是一個人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
明明是最親密的姐弟,為何徹底失去了聯系?他們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01
張子靜比姐姐張愛玲小一歲。
他們幾歲時,父親張志沂在天津津浦鐵路局工作,擔任英文秘書一職。
但是他仗著堂哥就是自己的上司,從不認真工作,后來越來越過分,還經常無故曠工。
曠工期間和一些狐朋狗友學會了抽大煙,金屋藏嬌有了秘密情人。
后來堂哥實在無法忍受,直接將他辭退。
失業后的張志沂干脆再也不工作,就在家坐吃山空,隨意揮霍祖輩積攢下的家產,和妻子黃逸梵的關系逐漸破裂。
張子靜就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下長大的,不過幸好童年有姐姐張愛玲的陪伴,兩人相互依偎,溫暖對方。
小時候的張子靜長得十分秀美可愛,家里長輩常常惋惜,這樣大的眼睛,漂亮的長睫毛,通紅的小嘴巴,要是個女孩長大一定會是個大美女。
也許是從小被夸漂亮夸的多了,以致但凡是讓張子靜聽到,有人說誰家太太長得真漂亮,他便要問人家:“那人有我漂亮嗎?”
這樣的問題總是逗得大人哈哈大笑。
張子靜對大人們的笑不明所以,只覺得是自己比那位太太好看,所以大家又是像以往一樣夸贊他的可愛。
02
可惜好景不長,1930年父母離婚,他與姐姐一起隨父親生活,不久后父親與孫用藩再婚,他們的噩夢也拉開了序幕。
父親常年抽大煙在外養姨太太,逐漸敗光了家里的存款和房產,這位繼母更是一位慣會顛倒黑白的角色。
甚至就曾因為飯桌上的一點小事,繼母對張子靜冷嘲熱諷,父親更是氣憤到狠狠地扇了張子靜一耳光。
而即便這樣,張子靜還是一言不發地低頭吃飯,反倒是張愛玲看著這樣的場景心如刀絞,默默垂淚。
繼母看見后,對著張愛玲嘲諷起來:挨打的是他,你怎么還掉下眼淚來了。
張愛玲不理只放下碗筷,快步走向洗漱間,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在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帶著弟弟逃離這個家!
這樣的虐待,姐弟倆忍受了幾年,直到張愛玲實在受不了,在放學后偷偷與生母見面,卻被繼母發現,然后和繼母后發生了口角。
孫用藩氣不過要抬手打張愛玲,被用胳膊直接擋了回去。
孫用藩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捂著自己什么事都沒有的臉哭喊起來,大嚷著說張愛玲打了她,還去搬來了救兵張志沂。
張志沂到來后,直接借著父親的身份強制讓張愛玲給孫用藩道歉,張愛玲倔強不肯,她想解釋但是被張志沂粗暴打斷了,說一定要好好管教張愛玲。
將張愛玲扇了兩巴掌后,把她關進了冰冷黑暗的廢棄房間,還揚言要把張愛玲關到死為止。
獨自在廢棄房間里的張愛玲,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離開,她在房間里翻找時,卻發現了一本舊日記本。
上面寫著“我真不明白,姐姐為什么要和父親母親(繼母)頂嘴,明明乖乖聽他們的話就能少挨打,還要這樣連累我。”
這稚嫩但冰冷的字跡,出自張愛玲的親弟弟。
張愛玲難以置信,自己從小疼愛的弟弟,竟然會說出這樣冷漠的話。
難道自己與繼母和父親抗爭,在弟弟眼里竟然是連累他。
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和這個污糟的家作抗爭,和那個混不吝的父親作抗爭,和那個歹毒心腸的繼母作抗爭,不過都是為了兩人能在這個家里有安穩的生活。
沒想到,弟弟早已經認同了這些。
即便他自己也常常挨打,也還是選擇讓自己更乖更聽話,任由他們擺布。
隨后張愛玲下定決心,跳窗逃離了這個家,投奔親生母親,只剩下孤立無援的張子靜,獨自面對這一對豺狼虎豹。
投奔親生母親的張愛玲,之后只一心專注在學業和她的寫作上了。
反觀張子靜,被父親耽誤好幾年,本就上學遲,好不容易小學剛畢業,又因為抗日戰爭爆發而被迫中斷學業。
直到17歲,張子靜才進入中學,可是他一點不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僅成績不好,還時常曠課、忤逆、不求上進。
這些都是后來張愛玲在別人口中聽到的。
兩人再次見面,張愛玲在母親家門口見到了一個高而瘦,身上臟兮兮的弟弟,此時他正在和母親交談。
張愛玲萬萬沒想到,弟弟已經變得滿臉憂愁,眼睛也不似從前有神了。
張子靜這次前來,是想要逃離那個魔窟一樣的家,他現在才明白過來,一味地忍讓不能換來安穩的生活,所以來向母親尋求庇護。
可母親因為經濟拮據,選擇了拒絕。那天,張子靜哭著離開的。此后,姐弟兩人便徹底是兩個世界的人了。
03
1941年,因為珍珠港事件爆發,張愛玲被迫中斷學業,從香港回到上海,居住在姑姑處,正式開啟了她的寫作生涯。
而張子靜依舊在父親和繼母的屋檐下艱難度日,跌跌撞撞讀完高中后,還算幸運地入了上海圣約翰大學。
1943年秋,進入大學的張子靜和同學合伙辦了一個文藝月刊,取名為《飆》。
而這時張愛玲因在《紫羅蘭》月刊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在上海文壇一炮而紅。
隨后,《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等小說相繼發表,讓張愛玲在上海文壇聲名鵲起。
張子靜找到張愛玲,想讓姐姐在自己的雜志上也刊登作品。
但看到張子靜后,張愛玲就想到了那本日記,那種被所愛之人“背叛”的感覺她從來沒放下過。
所以她直接冷冷的拒絕:“我不能給你們辦的這種不出名的刊物寫稿,敗壞自己的名譽。”
看著張子靜那失落的神情,和想要投奔母親被拒絕時一模一樣,心生不忍的張愛玲最后還是隨手拿了張畫稿遞給張子靜。
“這張你們可以做插圖。”
后來,張子靜自己寫了一篇《我的姐姐張愛玲》,又把這張插圖《無國籍的女人》配了上去。
因為姐姐張愛玲的大名,文章刊發后,反響極佳,這期雜志的銷售量也劇增。
但之后的雜志,因為沒有了張愛玲的加持,銷量逐漸減少,最后不得不停刊。
張子靜深受打擊,自知自己不是姐姐那種天才,他就一心只求平淡的生活,每天過著課堂、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式的生活。
1946年,張子靜從圣約翰大學經濟系肄業,之后跟著表姐、表姐夫進入中央銀行揚州分行做職員。
本以為有了這樣一份工作,可以擺脫舊家庭的依賴和束縛,但因為父親吸食鴉片,將所有積蓄揮霍殆盡,然后他將主意打到張子靜這里。
張子靜本來收到出差的任務,還批下來一筆出差費,張志沂知道就打起了錢的主意。
他將錢要來,還美名其曰替張子靜保管,從小懦弱慣了的張子靜,想都沒想就把錢給了他。
等到張子靜出差使用這筆錢時,還大言不慚的說到被我用了。
就這樣,張子靜因為挪用公款被銀行開除。
失去工作后的張子靜,因為生活拮據,始終沒法娶妻成家,即便他一直很渴望能有人陪伴他。
后來張子靜再次找到母親,提出想要一起生活,卻還是被母親以要出國定居為由拒絕了。
被母親拒絕的張子靜,心灰意冷下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以麻痹自己,而本就不多的積蓄也在短時間內被他揮霍一空。
新中國成立后,張子靜去往上海浦東的偏遠鄉村中學教書,工資待遇大不如前。
沒有豐厚經濟來源,他也就戒了自己刻意染上的賭癮。
直到不久后,得知姐姐也移居國外,此刻張子靜才真的覺得自己真的被拋棄了,和他有血緣之親的親人全部都遠離他。
現如今,竟然也只有繼母能和自己相互照應,繼母原本還提過將張志沂唯一留下的十四平米的小房子過繼他。
可是這個提議被張子靜拒絕了。
孫用藩心里也明白,張子靜在父親死后已經是舉目無親了,就算是兩人有多少恩怨,他們也是彼此最后的依靠了。
就這樣,兩人在這間只有十四平米的小房間,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1995年,得知姐姐去世的消息后,張子靜既悲痛又害怕,他怕自己也有一天孤獨離世,所以自此后,他有了一個把自己家的大門敞開的習慣。
兩年后,張子靜在家中去世,也幸而因為門開著,當天就被鄰居發現。
缺愛的張子靜,一生都在尋找愛,他渴望著母親或者是姐姐能夠給他回應。
他也許不曾知道,他年輕時的軟弱可欺,以及后來所傳出來的種種劣跡行為,讓他的姐姐和母親以為他是個和他父親一樣的人。
這條尋愛之旅漫長且沒有終點,希望張子靜下次能投身到一個普通的家庭,能夠得到家人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