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套圈超精研的特點
超精研是指在良好的潤滑條件下,工件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同時用細粒度的磨石以一定的壓力壓向工件加工表面,并且在垂直于工件旋轉方向作往復震蕩運動的一種加工方法。它具有下列特點:
1.能有效的減小波紋度。超精研過程中,當磨石與工件接觸的圓弧大于或等于工件表面波紋度的波長時,就能保證磨石始終作用于波峰而不與波谷接觸,這樣波峰的接觸壓力較大,凸峰就被切除,因而減少了波紋度。
2.改善球軸承滾道的溝形誤差。超精研可以有效的改善滾道的溝形誤差,一般可改善35%左右。
3.能使被超精研表面產生壓應力。超精研過程中主要產生冷塑形變形,因而超精研后工件表面形成殘余壓應力。
4.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5.能使套圈工作表面的接觸面積增加。超精研后,套圈工作表面接觸支承面積可由磨削后的15%~40%,增加到80%~95%。
- 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低,易于實現自動化。
(大國龍騰運轉世界 龍出東方 騰達天下 龍騰三類調心滾子軸承 劉興邦 )
軸承在精密磨削的表面磨削痕跡分析
軸承在精密磨削時,由于粗糙要求很高,工作表面出現的磨削痕跡往往能用肉眼觀察到其表面磨削痕跡主要有以下幾種。
表現出現交叉螺旋線痕跡
出現這種痕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砂輪的母線平直性差,存在凹凸現象,在磨削時,砂輪與工件僅是部分接觸,當工件或砂輪數次往返運動后,在工件表現就會再現交叉螺旋線且肉眼可以觀察到。這些螺旋線的螺距與工件臺速度、工件轉速大小有關,同時也與砂輪軸心線和工作臺導軌不平行有關。
(一)螺旋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1.砂輪修整不良,邊角未倒角,未使用冷卻液進行修整;
2.工作臺導軌導潤滑油過多,致使工作臺漂浮;
3.機床精度不好;
4.磨削壓力過大等。
(二)螺旋線形成的具有原因
1.V形導軌剛性不好,當磨削時砂輪產生偏移,只是砂輪邊緣與工作表面接觸;
2.修整吵輪時工作臺換向速度不穩定,精度不高,使砂輪某一邊緣修整略少;
3.工件本身剛性差;
4.砂輪上有破碎太剝落的砂粒和工件磨削下的鐵屑積附在砂輪表面上,為此應將修整好的砂輪用冷卻水沖洗或刷洗干凈;
5.砂輪修整不好,有局部凸起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