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久言(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
來 源 | 九卦金融圈
最近,極越的“原地解散”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數千名員工瞬間失去工作,公司內部矛盾和外部輿論壓力同時爆發,讓這一事件成為近年企業危機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事發后,曾有自稱為極越汽車員工的網友,寫下“萬字貼”,細數極越汽車內部問題。時任極越公關總監徐繼業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對此事進行了回應,稱“公司走到今天這一步,不能將所有責任都歸咎于老板,員工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責任”。
由于其中的兩處引用——“仆從的眼里沒有英雄”和“蒼蠅”,從而引發更大風波。隨后12月20日,極越汽車宣布解除徐繼業的勞動合同,原因是在公司危機期間發表不當言論,損害員工感情和公司團結。
今日(12月22日),離職后的徐繼業再次通過微博“徐繼業_極興恣意越過山丘”發文,對近期的爭議進行了解釋和回應,并公開發表了道歉聲明。徐繼業表示,自己當時只是有感而發,但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曲解后帶節奏,引起了一些前同事的誤會和痛恨。
對于公關從業者來說,這樣的突發事件無疑是巨大的挑戰。當內部的壓力,外部的聲音和社會的目光,所有問題一齊涌來時,專業的公關人應該怎么做才合適?大家又能從這樣的案例中學到什么?讓我們從幾個方面聊一聊。
首先,公關是“內部穩定”的第一步
很多人提到危機公關,第一反應是對外的輿情處理。但其實,公關的第一職責是穩住內部。如果連員工都對企業失去了信任,外部的危機只會被放大。
在極越的案例中,員工的不滿情緒源于突然解散帶來的不安和對補償方案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能在解散前一步一步做好預案,哪怕只是通過內部渠道提前溝通,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很多問題都能在早期得到緩解。
當然,在極越的案例中,由于企業解散一事極為突然,公關負責人亦或剛剛知曉,這種情形下,穩定員工情緒實為當務之急。
公關團隊首先應迅速搭建與員工的溝通橋梁,表達企業對員工的尊重與感激,跟進解答員工關于補償方案、離職流程等方面的疑問,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與透明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員工情緒,為后續的妥善處理奠定基礎。
對公關團隊來說,穩住員工情緒、傳遞清晰的方案,無疑是危機應對的第一步。
其次,對外發聲必須“統一、冷靜”
在輿論高壓下,每一句話都可能被放大解讀,甚至引發二次危機。所以,企業對外的發聲必須做到“統一”——所有渠道傳遞的信息要清晰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更不能有歧義理解的可能。
“冷靜”很重要!越是面對外界的質疑,越要用客觀的態度回應,而不是陷入情緒化的對抗。
徐繼業也在今天道歉聲明中表示,他完全理解這些言論可能給前同事們帶來的誤解和傷害,并對此表示深深的歉意。他還表示,有些前同事因此對他產生了痛恨之情,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為此,他多次鞠躬致歉,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諒解。
以極越的事件為例,早期的一些個人言論和企業內部通報被泄露到外部后,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徐繼業的評論則進一步點燃了公眾的情緒。許多網友對徐繼業的言論表示批評,認為他的言論過于沖動和偏激,將員工說成“仆從”和“蒼蠅”,將老板說成“英雄”“戰士”,這顯然是站在了“尊重員工人格”的反面,完全不符合公關負責人應有的職業素養。
徐繼業今天對此解釋稱,前段時間引起爭議的“蒼蠅”一詞來自魯迅雜文。魯迅在《戰士和蒼蠅》中用“戰士”和“蒼蠅”來比喻,其中“戰士”指的是為革命和人民戰斗的人,而“蒼蠅”則指那些譏笑和糟蹋戰士的人。魯迅通過這篇文章頌揚戰士,抨擊那些奴才般的“蒼蠅”。其實自己當時只是有感而發,結果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曲解后帶節奏。
這再次提醒我們公關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應保持專業和克制,避免發表可能損害企業形象和聲譽的言論,在危機中,信息的出口應簡單準確,不帶歧義。
專業素養能讓公關人員在面對各種復雜狀況時,做出恰當、合理的反應,而克制則可避免因情緒沖動或個人主觀因素。公關人員在傳遞信息時,應多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突出關鍵要點,避免冗長復雜、模棱兩可的表述,使公眾能夠迅速、準確地理解企業的立場、態度和應對措施,從而減少誤解和猜測。
此外,企業內部還需保持一個統一的聲音,即所有對外發布的信息都應保持一致和連貫,幫助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混亂。
第三,公關負責人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在危機中,公關負責人既是企業的發聲人,也是公眾和內部員工的關注點。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外界視為企業態度的體現。在這樣的情境下,公關負責人不能模糊自己的角色,更不能讓個人情緒凌駕于職業責任之上。
1.個人與企業的界限:
危機發生時,公關負責人所說的每句話、發表的每篇文章,實際上都代表了企業。任何帶有強烈個人情緒或過度自我保護的言論,都可能被外界解讀為企業整體的態度。在極越事件中,一些個人化的比喻和爭議性言論,不僅沒有化解矛盾,反而讓輿論更加復雜。
2.專業與情緒的平衡:
危機公關要求冷靜和專業。公關負責人需要時刻站在企業和團隊的立場上,用理性和建設性的方式回應問題,而不是陷入個人辯解或攻擊他人的泥潭。保持職業素養,專注解決問題,才是公關負責人的核心職責。
3.提前準備是應對危機的關鍵
沒有一家企業能完全避免危機,但“有備無患”總是比“臨時抱佛腳”更好。突發事件發生時,是否有完善的危機預案,往往決定了企業能否從容應對。
例如,在或來的裁員或業務調整中,企業可以事先準備好內部溝通方案、外部媒體聲明,甚至針對輿論可能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預演。一旦事件發生,公關團隊可以迅速采取行動,減少內部的混亂和外部的無關猜測。
4.公關團隊需要“內外聯動”
危機公關從來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全公司協作的結果。公關團隊既要協調內部資源,穩住員工,統一對外的發聲;也要迅速聯動外部資源,比如媒體、合作伙伴,爭取更多支持的聲音。
在極越的案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品牌過往積累的媒體關系,在第一時間通過權威渠道回應危機,而不是讓個人成為輿論的焦點,可能會讓局面有所緩和。
啟示:危機,也是一次重塑的機會
這次事件不僅提醒我們,經濟形勢下行時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也讓我們看到了公關在企業危機中的重要性。穩住內部、化解外部,提前準備、統一發聲,這些都不是單獨的環節,而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性工作。
公關人員的言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可能被關注和傳播,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辭。在企業面臨危機時,更應積極承擔責任,努力化解危機,而不應火上澆油。
遇到問題時應冷靜應對,避免情緒化反應,以理性和專業的態度處理危機,防止因個人情緒導致言論失當,使危機進一步惡化。
發布信息要準確無誤,避免模糊不清或前后矛盾,以免引起公眾誤解和猜測。
尊重和理解員工的訴求和感受,積極協調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避免因內部矛盾引發進一步危機。
總之,對公關人來說,危機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機會。每一次危機應對,都是重塑品牌和提升職業能力的契機。希望極越事件能給所有企業和公關從業者一些啟發,讓我們在下一次面對挑戰時,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