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國際縱隊,是指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時期,各國工人階級和進步人士為協助西班牙共和政府,反擊德、意干涉軍和西班牙叛軍而組織的志愿軍。
1936年10月,國際縱隊正式在西班牙參戰。由于英、法、美以中立、不干涉為名,縱容德、意法西斯干涉,共和政府終被顛覆。1938年9月國際縱隊被迫撤出西班牙。
背景介紹
1936年1月,西班牙共產黨、共和黨、社會黨和勞動者總同盟等民主力量組成人民陣線,2月在國會選舉中獲勝,組成聯合政府,實行民主改革。以長槍黨為首的西班牙反動勢力對此極端仇恨,事先與德、意法西斯密謀并經過充分準備后,決心發動顛覆共和國的武裝叛亂。
1936年7月18日,駐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島的西班牙殖民軍在F.佛朗哥、E.莫拉等將領策動下發動叛亂。叛亂迅速蔓延到本土加的斯、塞維利亞、薩拉戈薩、布爾戈斯等大中城市。陸軍和空軍的大部分部隊(約12萬人)以及摩洛哥人組成的“外籍軍團”參加了叛亂。后來,德、意法西斯應佛朗哥請求出兵西班牙,干涉西班牙內戰。
1936年9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經西班牙政府同意,正式決定招募志愿人員,組建國際縱隊。
10月14日,國際縱隊在西班牙東部山區的阿爾巴塞特正式誕生。共產國際作出這個決定的目的,是履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義務,在軍事上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團結和幫助一切志愿前往西班牙作戰的反法西斯戰士,克服初期的志愿人員缺乏組織的弱點,以便使他們真正成為一支國際主義的戰斗部隊。
人員構成
國際縱隊徽章
基本建制
國際縱隊先后組建了7個國際旅:
- 第11國際旅,主要由德國人和奧地利人組成
- 第12國際旅,主要由意大利人組成
- 第13國際旅,主要由波蘭人、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亞人組成
- 第14國際旅,主要由法國人和比利時人組成
- 第15國際旅,主要由英國人、美國人、加拿大人和愛爾蘭人組成
- 第150國際旅由其他英語語系國家的人組成,后來同第13國際旅合并,但仍保留了第13國際旅的番號
- 第129國際旅
另外,還有一個國際營編入西班牙人民軍第86旅,一個國際汽車團編入第5軍團,25個國際炮兵連和3個國際游擊營在西班牙人民軍中作戰。據不完全統計,國際縱隊共由包括中國在內的54個國家的志愿人員組成,總數大約4萬多人。
中國面孔
中國人民也非常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在參加國際縱隊志愿軍中,有100多名中國人,他們大多是僑居歐美各國的華工,其中多半是共產黨員,代表人物有謝唯進、劉景田、張瑞書、陳文饒等。
周恩來、朱德和彭德懷同志還送了一面錦旗給參加國際縱隊的中國志愿軍戰士,上面寫著:“中西人民聯合起來,打倒人類公敵——法西斯蒂!”這面錦旗一直珍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
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贈給國際縱隊中國支隊的錦旗(中英文)
作戰經歷
從1936年11月至1937年5月,國際縱隊主要參加了著名的馬德里保衛戰。在德、意兩國干涉軍的配合下,叛軍分南北兩路對馬德里發動了第一次攻勢,于1936年11月6日進抵馬德里近郊。11月8日,剛組建的第11國際旅直接開赴馬德里前線,打退了叛軍在西北和東南兩面的連續進攻。11月12日,第12國際旅又開赴馬德里西北郊戰斗最激烈的“大學城”,同西班牙共產黨組織的“第5團”并肩戰斗,從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發起反攻,使馬德里轉危為安。第13和第14國際旅則分別投入了特魯坎爾前線和南方的哥爾多巴附近的戰斗。
1937年1月,叛軍和德、意兩國干涉軍對馬德里發動了第二次攻勢。第11、12、14國際旅和剛編成的第15國際旅參加了哈臘馬河的戰斗,粉碎了三倍敵人的進攻,第13國際旅則在南方的馬拉加戰線阻擊意大利干涉軍。3月,叛軍和德、意兩國干沙軍對馬德里東北面的瓜達拉哈拉地區發動了第三次攻勢,企圖切斷馬德里和西班牙東部的交通線。第11、12國際旅和西班牙人民軍嚴陣以待,給敵人以迎頭痛擊,并轉入反攻,取得了著名的瓜達拉哈拉大捷,重創意大利干涉軍,沉重打擊了墨索里尼的侵略氣焰。
從1937年6月至1938年9月,國際縱隊主要參加了三次重大的戰役。
1937年6月,叛軍和德、意兩國干涉軍在北方加強了攻勢,占領了巴斯克地區首府畢爾巴鄂。為了支援北方戰線,第11至15國際旅分別編入西班牙人民軍,全部投入了這次戰役。10月,西班牙共和國在北方的最后一個據點希洪陷落;叛軍和德、意兩國干涉軍的攻勢從北方轉南了東方。
1938年3月,國際縱隊參加了沿埃布羅河到地中海一線的阿拉貢戰役,以阻止叛軍和德、意兩國干涉軍突破地中海防線。但是,隨著萊里達和維納羅斯的先后失守,西班牙政府控制下的地區被攔腰切斷了,卡塔盧尼亞被包圍,馬德里成了一個“孤島”。7月,西班牙人民軍在埃布羅河地區發起強大的反攻,國際縱隊的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了這次成役,并血戰到9月底。這是國際縱隊在西班牙參加的最后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撤離西班牙
1937年3月,由英法牽頭組成的國際不干涉委員會開始討論撤退志愿人員問題。直到1938年7月5日,這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才勉強達成協議,通過了撤退所有外國人員的方案。盡管西班牙政府并不相信德國和意大利的“誠意”,還是于7月23日接受了這個方案。9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單方面撤退所有外國志愿人員,并要求國聯派遣一個國際委員會前往現場監督。9月25日,根據西班牙政府的命令,國際縱隊開始從前線撒回后方。11月1日,國際縱隊開始撤離西班牙。這一日,西班牙政府和人民在巴塞羅那舉行了30萬人參加的盛大的送別儀式。
歷史影響
國際縱隊自1936年10月誕生以來,同西班牙人民一起浴血奮戰了兩年多的時間,有1萬多人英勇犧牲,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已永遠銘刻在西班牙人民的心中,載入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史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