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委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9”重要講話和“7·29”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突出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學習強部、從嚴治部、作風興部要求,堅持初始即嚴、一嚴到底、全面從嚴,以跑好“第一棒”的歷史責任感,全面推進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全面融合,著力鍛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心系群眾、服務社會、作風過硬的社會干部隊伍,有力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中央編辦機構改革驗收評估,青島被確定為中央社會工作部行業協會商會工作聯系點,全省首批網絡主播群體黨建工作試點城市。
一、強化政治擔當,在政治站位上走在前,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第一方陣
突出政治立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一是扛牢政治責任。堅持初始即嚴要求,壓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定期召開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專題會議,制定領導班子及成員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印發年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方案,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到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組織風險隱患排查,定期組織意識形態工作自查,社會工作領域意識形態保持良好態勢。二是強化理論武裝。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舉辦專題學習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把《習近平關于社會工作重要論述》《習近平關于基層治理論述摘編》作為建部“第一課”,組織開展“社會工作大學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推動工作。抓好理論轉化運用,結合業務工作實際,確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業協會商會、“兩企三新”、志愿者和社會工作隊伍四類48個基層聯系點,全年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成果50份。三是堅持黨群共建。樹牢政治機關意識,印發《2024年機關黨的建設工作要點》,把“黨建引領打頭陣、狠抓落實當先鋒,以高質量機關黨建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行動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的總抓手,規范建立部機關各級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引領指導區(市)社會工作部同步建立黨組織和群團組織,以黨建帶群建,共建共強共發展,為全市社會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二、扎實履職盡責,在實干擔當上走在前,重點工作取得新成效
堅持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找準機關黨建融入、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機關黨建引領和保障作用,努力在推進社會工作現代化實踐中彰顯黨建擔當。一是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取得新成效。完善“兩新”工委運行機制,調整工作規則,增設市委統戰部、市民營經濟局等7個單位為委員單位,明確各委員單位職責。組織轉入、直接管理15家市級行業(綜合)黨委,實現直播電商、道路運輸、網約配送、快遞行業黨委市區兩級全覆蓋,指導成立鎮(街道、功能區)“兩新”綜合黨委。會同市委組織部印發《深化全市重點非公企業擴大黨的組織覆蓋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建立“紅帆支部”2104家,新增單獨組建黨組織的重點非公企業2015家,黨組織單獨組建率較年初提升46.6%,全市新興領域儲備入黨積極分子3473名。二是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取得新成效。統籌推進“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召開9次專題會議。結合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開展聯合督導調研7次,推動集中整治落地見效,取得階段性成果。設立40個基層觀察監測點,建立部門歸口規范、提醒糾正通報等長效機制,防止反彈回潮。制定《青島市村(社區)掛牌指引》,全市2104個村(社區)完成“濫掛牌”整治,清理不規范掛牌17500余塊。三是推動凝聚服務群眾取得新成效。聚焦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服務百姓民生、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組建涵蓋黨員、青年、婦女等不同群體的23支市級志愿服務總隊,根據實際需求指導建立區(市)、鎮(街道)、村(社區)本級志愿服務隊伍,實現四級體系覆蓋。組織指導完成志愿服務聯合會換屆,召開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指導開展志愿服務“一老一小一新”專項行動,舉辦全市志愿服務項目大賽。
三、勇于實踐探索,在創新突破上走在前,有效破解堵點難題
堅持黨建引領社會工作創新改革,印發《青島市社會工作系統改革創新項目》,確定21個項目,年終表揚優秀項目8個,引領社會工作系統以改革創新精神,聚力破題攻堅。一是有效破解“數據共享難、基層報表多”難題。按照市委主要領導關于“數據多運轉,基層少填表”的工作要求,開發建設“掌上社區—社區一張表”平臺系統,搭建基層全量數據底座,破解數據共享難、基層報表多等難題。膠州等6個區(市)37個鎮(街道)試點初見成效,實現數據直達基層、一鍵報表。二是有效破解“社會組織管理難”難題。會同市民政局、市行政審批局在全國副省級城市率先修訂《青島市社會組織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印發《全市性社會組織適用簡易注銷程序工作指引》,清理34家“僵尸型”行業協會商會,整治社會組織違規評比表彰活動,被中央社會工作部確定為全國行業協會商會工作聯系點。三是有效破解“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難題。建設李滄“紅色新鋒”等一批服務基地,在高德地圖統一上線“島城暖心驛站”882處,日均服務8000人次,開展“騎手友好社區”建設,點亮“車先鋒”“騎先鋒”等品牌。統籌建設23支志愿服務總隊,組建34支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開展為老人提供送餐服務等志愿活動,推動基層治理“變量”成為治理力量。
四、加強自身建設,在自我革命上走在前,著力鍛造作風過硬的社會干部隊伍
突出作風興部,堅持在作風能力建設上勇于自我革命,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良好政治生態。一是把作風建設攥在手中。始終保持全面從嚴的紀律要求,認真組織黨紀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邀請派駐紀檢組領導組織廉政談話。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青島監獄、市警示教育基地,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年輕干部大家談”學習研討,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全市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二是把制度建設攥在手中。按照制度建部要求,建立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級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等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體系。制定印發《部務會議制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三重一大”制度》《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工作措施》《關于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規定制度。三是把隊伍建設攥在手中。充分發揮機關黨建引領作用,引導抓好社會工作者隊伍,加強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愿者、社會工作領域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制定《青島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組織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覆蓋考生1.2萬人。采取“任、轉、招”補充社區工作者力量,全市社區工作者總數已達14736人,城鎮常住人口每萬人配備社區工作者18.1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