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規范基層組織“濫掛牌”
●牌子“瘦身”,實則是把牌子背后的事項交還給縣、鎮相關職能部門。村干部不必再因報送各類數據、臺賬、表格和安排活動、抽查考核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以前這里掛了60多塊牌子,現在不到10塊。”7月14日,在瀘州市古藺縣白泥鎮沙壩村黨群服務中心,村黨支部書記冷周國說:“上墻的牌子少了,村干部整理資料的工作輕了,和村民擺龍門陣的時間變長了。”
變化,源于去年底古藺縣啟動的清理規范基層組織“濫掛牌”工作。
作為試點之一,沙壩村黨群服務中心外部只懸掛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4塊牌子,以及村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個陣地標識;室內統一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將醫療、養老、環衛、助老等黨政聯系服務基層的內容整合起來,為群眾辦事提供“一站式服務”。
“一塊牌子代表一項職責任務,對應著考核、材料報送等要求。”古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會導致層層加碼,給基層帶來負擔。
牌子“瘦身”,實則是把牌子背后的事項交還給縣、鎮相關職能部門,確保專業人辦專業事。村干部不必再因報送各類數據、臺賬、表格和安排活動、抽查考核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資料動態更新,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直接調取就行。”白泥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張文龍打開手機,展示白泥鎮基層治理網格化體系圖,各村組情況、防汛減災等工作進展一目了然。張文龍說,“清理規范基層組織‘濫掛牌’,直接關系著群眾的滿意度。這可以讓基層干部走出資料堆,有更多時間走進群眾中。”
在一次走訪中,村委會主任助理冷敏發現尹宗敏一家的困難:妻子張小平做了乳腺癌手術,5個孩子要撫養,這種情況符合突發嚴重困難戶的認定標準。按照相關政策,今年7月,尹宗敏一家7口被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尹宗敏說:“每個月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教育救助加起來有3200多元,加上醫保報銷,妻子每個月的化療費基本不用自己額外掏錢。”
今年,讓冷周國感到不同的是,各村民小組每月一次的群眾會越開越長,會議的互動性越來越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在不久前召開的5組群眾會上,干群坐在一起圍繞發展土雞養殖等產業討論了兩個多小時。“為古藺麻辣雞產業提供土雞貨源,村民們干勁十足。”冷周國說。
古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清理公益慈善服務室等無實質性業務、需求度不高的標牌標識2564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啟龍 杜杰 瀘州觀察 魏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