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地關于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亂象真的層出不窮,在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觀念當中,一直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
除了這個簡單的道理之外,我發現一些銀行的基層工作人員也是挺辛苦。
本來沒有那么多的工作量,可是隨著上級部門領導的一句話,加大了很多銀行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之前還有媒體報道說有銀行的工作人員或者理財的產品經理不斷的給客戶打電話,趕緊開設一個養老金賬戶,存10塊就能返100塊錢,這就變成了一個推銷的事情,甚至有很多人在完全不知情的背景下被開設了養老金個人的賬戶。
最近這幾天,媒體關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設也進行了后續的報道。
按照媒體的說法,從2022年11月份在全國36個城市啟動試點開始之后,就受到很多人的輿論關注。
通過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的6月份,已經有6000多萬人開設了個人養老金賬戶。
而這其中的6000多個養老金賬戶,究竟有多少人是自己心甘情愿開設的,我相信在大數據方面需要做一個疑問,之前的媒體報道就強調了這樣一件事,很多客戶的經理打電話告訴開設養老金賬戶存錢有返利這樣的事情媒體已經通過報道了,對于基層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增加了相當復雜的工作量。
現在關于個人養老金賬戶開設的亂象確實達到了一個必須治理的程度。
11月25號圣誕節的今天,我還看到新聞媒體發了一個視頻,個人養老金賬戶在不知情的背景下被開設。
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儲戶的反感,還有專業的律師對于這件事情進行了解讀。
按照律師的說法擅自開通他人養老金賬戶。
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消費者可以向銀監會投訴,或者走一個民事相關的途徑進行追責。
現在的問題就在于,真的很多儲戶在絲毫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就被開設了養老金賬戶,甚至我有一種直觀感受,對于銀行的工作人員。開設養老金賬戶的數據變成了一種考核的標準。
甚至會和業績掛鉤,會和“面子”掛鉤。
我還看到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該網友在互聯網上說,上周去銀行辦銀行卡,就被柜員開了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查了一下相關的流程,幾乎沒有關閉的任何可能,不知道以后有沒有影響。
現在的有些工作人員真的是沒有任何的職業操守,不征求個人的意見,各種引導你開設業務,從這件事情當中,有的時候我覺得真的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一方面我個人比較理解銀行工作人員的辛苦。
另外一方面,銀行的工作人員最起碼要告知前來辦業務的儲戶。
很多銀行的工作人員面對銀行經理下達的任務一定要去完成,可這些問題對于儲戶來講變成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也是非常反感的事情,想要維權,想要消除賬戶。
需要浪費時間,需要耗費精力,而結局能不能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銀行的工作人員在不經過儲戶的同意下開設了養老金賬戶,違不違法大家不清楚,肯定是違規的。
在這樣的邏輯背景下,今天能夠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開設一個賬戶,明天是不是就可以做另外一件事情?
底線就是這樣被突破的,原則就是這樣被損壞的,信任也是這樣被消耗的。
一旦個人與銀行之間沒有了一個信任。
那么信任的基礎也會破損,最后就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不信任,人與企業之間不信任,大多數人接二連三就會保持沉默,這是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起來。
我們在互聯網上經常說違法必抓,有法必依,無論任何行業還是要將法律放在第一位,只有尊重法律。
落實法律的每個細節,才能讓所有人都走上一個更健康、更寬廣的道路來這個社會也會更加的美好。
每個人都遵守秩序,這個社會才會運轉的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