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瞧瞧下圖的小矮人,是不是非常的奇特?手指壯碩無比,舌頭也大得驚人,偏偏手腕、四腳和軀干卻骨瘦如柴。
感覺奇怪就對了。因為小矮人呈現(xiàn)的是,控制人體各部分神經元在大腦中的比例。
不難看出,手指在小矮人的各個部位中,占比是最大的。這說明了,聚集在手指中的神經數(shù)量,遠遠超過其他身體部位。也就意味著,大腦對來自手指的信息最為敏感,“使用手指”深度刺激到大部分的腦域。
我們都知道,大腦的發(fā)育狀態(tài)取決于外部施加的刺激,而6歲尤其是3歲之前,是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候,這個階段越是能夠通過各項指尖運動,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大腦就越發(fā)達。
就如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說的,“智慧之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笨梢哉f,孩子的頭腦聰明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端倪,手指越是靈巧,大腦越發(fā)達,頭腦轉得越快。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指尖游戲,能讓神經元連接得更綿密,神經回路變得更發(fā)達呢?美媽按照月(年)齡逐一給出方案。
0-3個月齡
寶寶能張開或握住雙手,將手放在嘴邊,可以準備一些不同尺寸、形狀和材質的彩色玩具或物品,如海綿球,讓他嘗試用手抓握、擠壓和擊打,提高寶寶小手的握力。
4-7個月齡
寶寶能用手指抓住并舉起小物體。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能伸手去拿,同時還可以左右手交換。這時我們可以準備毛絨玩具、撥浪鼓等方便用手抓握的小玩具,逗弄他,引導他去觸摸、抓取。
8-12個月齡
隨著大運動技能的發(fā)展,會爬行、蹣跚學步的寶寶,這時可以用拇指與食指撿起很小的物體,靈活地移動雙手來放下或投擲物體,可以在箱子里拿出玩具,能手握蠟筆涂鴉。
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他,還會一遍又一遍地扔掉手中的東西,去驗證心中的假想。比如,他無意間發(fā)現(xiàn)勺子掉到地上會發(fā)出聲音,為了驗證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會反復扔勺子。
我們可以開展各式各樣的指尖游戲,鍛煉精細動作。
①準備一個會發(fā)出聲音的球,將其滾向寶寶,然后引導寶寶擊打回來。
②把寶寶喜歡的小玩具放在一個帶蓋子的盒子里,讓他練習打開或蓋上蓋子,每次打開你都很開心地大笑說,“躲貓貓!”
③多做寶寶用手就能抓取的花樣輔食。
④準備筆了紙,讓他涂鴉。
1-2歲
寶寶會走之后,學會的技能越來越多了,精細運動也發(fā)展非???,1歲不但以抓握,還能擠壓,2歲還能撿起小豆子等小物品,自個兒翻書。
1歲時,可以讓他玩簡單的拼圖、積木,粘土,投球,還可以讓他幫你做簡單的家務,比如扔小垃圾、攪拌雞蛋,收襪子,學系紐扣等等。
2歲時,讓自個兒翻頁看書,堆疊積木或紙杯,學穿鞋子,拉衣服的鏈子,用蠟筆畫直線,這些都能很好地刺激指尖,促進大腦發(fā)育。
3-6歲
3歲后,娃兒可以自如地活動肌肉了,手指越來越靈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指尖運動,培育高效大腦:
①用彩鉛練習畫直線、圓圈、十字。
②做簡單的手工活,如:折紙、剪紙、穿珠子。
③做力所能力的小事,如:飯后收拾碗筷,摘菜,擦桌子、打開瓶蓋、系鞋帶(繩子)、收納衣服……
④4歲后,讓他玩紙牌和棋盤游戲。
⑤創(chuàng)造自由玩耍的環(huán)境,讓他上天下海地玩,盡情使用雙手,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意。
6歲前,孩子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展迅速,每秒鐘都有數(shù)千上萬的神經元在產生連接,只需要日復一日地訓練指尖感官,寶寶的腦力就能蹭蹭地往上漲。
這個絕好的時期,我們千萬要抓牢了!要知道,6歲以后,大腦的發(fā)育會放慢很多的,再來練,就沒有那個效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