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的歷史中,出現過很多“英雄父子”“革命兄弟”的佳話,在這些熠熠生輝傳奇故事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一個革命三兄弟的故事。
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在革命年代,有三位兄弟,他們都是從步卒做起,在不同的戰場上英勇戰斗,幾十年后再見,三人竟一同成為了少將。
回溯他們三人的一生,竟發現他們的生活軌跡居然還十分相似,難道這就是兄弟之間的心有靈犀嗎?
一、三兄弟立志參軍
三人是堂親表弟,戴克林,原名戴道駒,湖北黃安人,他的堂弟戴克明(原名戴道奎)和表弟程啟文小他兩歲出生。
戴家本是當地一個比較出名的小家族,父母也是出了名的善人,但天降橫禍,一大家子都被一群不明來歷的人殺害了,只留下三個小孩因為不在家僥幸逃過一劫。
樹倒猢猻散,昔日的家族一下變得荒涼,祖宅也被當地地主給吞并,小小年紀卻遭遇這種事,三個孩子一時之間不知何去何從。
時局動蕩,三個孩子就在這樣混亂的社會里相依為命,互相扶持著,慢慢長大了,長年的生活,讓兄弟三人的關系變得親密無間。
從小自力更生讓三兄弟比同齡人更早成熟,但也因此更早體會到社會的殘酷,他們經常受當地地主的欺壓,以至于聽到紅軍要來“打地主”,爭先恐后的要加入。
1929年,堂弟戴道奎率先參加了紅軍,這可急壞了另外兩兄弟。
可戴道駒和程啟文身材都比較瘦小,不滿足參軍的條件,這讓二人很是沮喪,好在戴家雖然落魄了,但好歹還有些好名聲,在全體村民的舉薦下,二人先后加入了共產黨。
當時正好部隊分配,三人正巧都被分到了紅四方面軍,沒想到進了部隊還能一起并肩作戰,三人都很開心。
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三個人在戰場上還真是一個風格,每次就屬他們沖的最快,表現最為出彩。
戰爭越來越激烈,很快,日軍的大部隊就把紅四方面軍圍了起來,為了盡快突圍,上級制定了分散突圍的戰術,三人也就此分開。
他們知道,抗日戰爭日益激烈,三人從此往后,恐怕再難相見了。
盡管相依為命的兄弟分離,也沒人讓他們泄氣,反而越戰越勇,因為他們加入紅軍本就不是為了混口飯吃,而是為了實現理想抱負,讓每個人都能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
為了堅定決心,大哥戴道駒改名為“戴克林”,而堂弟戴道奎則叫“戴克明”,二人竟然不約而同的把名字改掉,而且新的名字中間都有一個“克”字,不禁讓人感嘆命運如此巧妙。
二、戴氏兄弟重逢
“壯士百戰死,將軍十年歸”,早已做好覺悟的二人把自己的名字改掉,全心全意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去。
1939年的夏天,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已經過去了兩年,戰場形勢非常激烈,每天都有人戰死沙場,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共兩黨開始了新的戰略。
不久,中國紅軍以及編外游擊隊,被整編為新四軍,同時,國民黨主力部隊與日軍在正面戰場形成僵持局面,展開了一場拉鋸戰。
為了破解局勢,新四軍在皖南召開大會,商討接下來的行動,而戴克明作為四支隊代表參加會議。
命運使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來到皖南后,戴克明與另外一個三支隊的參謀被分在一個宿舍里,打招呼時發現,兩人竟然都是黃安人。
其實那個參謀就是戴克明的堂哥戴克林(原名戴道駒),可是相隔十年,兩人再次相見,竟然都沒有認出對方。
知道對方竟然是老鄉之后,倆人立馬熟絡了起來,問起姓名,居然還是本家,這可讓家人心驚不已,越聊越多,戴克林參謀看著對方的臉,越看越熟悉。
他腦子里忽然有了一個想法,正當他打算開口詢問的時候,對方先一步站起來問道“難不成,你是道駒哥?”
這一句話也讓戴克林確定了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是道奎堂弟,我就說看你眼熟。”闊別十年,兩人竟然以這種方式見面了。
都是各自的部隊代表,又被分到同一間宿舍,不得不說這是多么幸運,看到對方都很健康,也都放下了心,可惜這次會議上并沒有見到表弟程啟文,不免有些遺憾。
當天夜里,兩人一直在聊天,從分開之后的軍旅生活到兒時玩樂歡笑,想到什么說什么,一會哭一會笑,第二天清晨,再次離開回到各自的部隊。
三、三位將軍
這次分開之后,又是十年之久,兩人雖然都在新四軍,但各有各的任務,以至于一直都沒相見,他們當然也沒忘記表弟程啟文,但也只是知道表弟在新四軍中,從未見過。
1955年的軍銜大授時,兄弟三人都被授予大校軍銜,但三人相見卻是在1959年的一場軍事會議里,結束后,兄弟三人走在夏日的林蔭小道上,訴說各自的遭遇。
陳啟文這些年雖然沒有見過二人,但是卻沒少聽過他們的名聲,只是當時他也不知道戴克林和戴克明就是自己的哥哥。
當初新四軍的會議,他本可以代表自己的部隊出席會議,但因為軍事緊張,便主動留下布置防線,卻錯過了和親人相見的機會。
建國后,想要立功提升軍銜的機會可是非常難的,但是這三兄弟居然又進一步。
1961年,程啟文因為一直以來工作認真負責,晉升為少將軍銜,之后,1964年,戴家兩兄弟戴克林和戴克明也一同晉升為少將。
三兄弟自小相依為命,又先后參軍入伍,時隔近30年三兄弟聚首,彼此竟都是大校,之后還能都晉升成了少將,這種經歷甚至可以說離奇了,但這卻是真實的。
或許是年幼時候的經歷,三位將軍都十分節儉,比如戴克林將軍退休之后,就經常穿著一件老汗衫,從外表上看,任誰也想不到這曾經是一位將軍。
后來,戴克林將軍生病住院了,醫生檢查后表示病情很嚴重,必須立刻動手術,戴克林也沒拒絕,畢竟經歷過戰爭的人,子彈打進肉里都不眨一下。
但當他看到上千塊的醫療費用的時候,立馬皺眉道:“不做了、不做了”,今時不同往日,那個時候的一千塊可是一筆高昂的費用,勤儉的戴將軍自然不希望這么浪費。
盡管醫院極力勸阻,表示作為功勛將軍,是可以報銷的,不需要花錢,即使如此,戴克林將軍還是把很多他認為不必要的醫療用品給劃了出去,這才同意手術。
結語
做完手術之后,醫療單上只有700元,而且全都是必需品,醫生也不由得感嘆道:“戴將軍真是個節儉省錢的人。”
不止老大戴克林一人,戴家三兄弟都是如此,不鋪張浪費,能省則省的優良品質,是三位兄弟的真實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