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因為標題點進來的,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因為英語夜不能寐過。你知道嗎?大家十幾年來,不管是上課還是自學,用的這個學外語的方法叫作"語法﹣翻譯法",英文叫"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簡稱GTM。
語法翻譯法是一種以系統的語法知識教學為綱,依靠母語,通過翻譯手段,主要培養第二語言讀寫能力的教學法。它也被稱為“傳統法”、“古典法”或“舊式法”等。
這種方法幾百年前起源于歐洲,是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時建立的系統的外語學習方法。拉丁語是一門不用交流的語言,當時歐洲人在學校受教育時所學的外語,主要是學拉丁語。
后來應用拉丁語的人越來越少,英語和法語作為主要外語開始流行,但學習這些新語種所用的方法,仍然繼承了學習拉丁語的方法。
當時流行的是德國學究按拉丁語的學習方式制定的教學方法,即"語法翻譯"教學方法,所以傳到美國時被美國人稱為“普魯士教學法”。
語法翻譯法的特點:
①主要目的是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而非口語和聽力的教學;
②以系統的語法知識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熟記并通過翻譯練習加以鞏固;
③用母語進行教學,背誦雙語單詞表,翻譯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練習手段和評測手段;
④講授語法規則,并通過語法練習主要是翻譯練習讓學生掌握語法規則,最后對課文進行逐句的講解并要求學生能記住。
這種學習外語的方法導致的結果在哪里都一樣,就是啞巴外語。全世界都曾經普遍使用這種方法學外語,結果都類似:能掌握一定外語知識,但都不會交流。
大家在“聽說”外語的時候,聽的過程中要把外語翻譯成母語,根本來不及,反應不過來,說的時候又找不到對應的外語單詞,當然也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想任何語法知識去組織句子。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在實際交流中,什么時候使用過倒裝句、強調句、虛擬語氣、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表達方式?
由于學過的語法知識在實際中根本無法得到使用,且時間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學的東西都扔掉了。這種學習方法在交流層面來說,早已被證實是無效的方法。
實際上到了1940年以后,西方各國就開始逐漸放棄了“語法﹣翻譯”這種錯誤的外語學習方法,只剩下世界上少數一些地區和國家至今仍然在使用,典型的是中、日、韓三國。
長期使用“語法﹣翻譯法”學習外語的結果就是,學了很多外語知識卻無法建立英語思維,啞巴英語也就成了難以醫治的“頑疾”。
想要彌補語法翻譯法的不足,讓英語聽得懂說得出,學以致用,需要結合其他英語學習方法提升聽說能力,補足交流應用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