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車企來說,創新發展的路永不止步,但勇挑重擔,賦能社會發展的每一步都永遠在當下。比亞迪,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以其卓越的技術和創新的產品,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輝煌成就背后,比亞迪始終堅守著一份深沉的公益情懷。27年來,比亞迪默默耕耘,將公益融入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公益之路,依心而行
比亞迪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在技術創新上的不懈追求。從電池技術到電動車制造,再到新能源解決方案,比亞迪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它不僅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技術,還自主研發了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如電機、電控系統等,比亞迪的技術創新不僅僅體現在產品上,更體現在其對整個產業鏈的深度整合和優化上,從而實現了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比亞迪的社會影響遠不止于此。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比亞迪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將公益融入到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這種公益情懷,是比亞迪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能夠贏得廣泛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原因。自1997年起,比亞迪踏上了公益之路,從教育扶貧到環保公益,從災難救助到社區發展,比亞迪一直在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其中。
社會責任,溫暖托舉
在歲末年初的交替之際,比亞迪以一場意義非凡的30億教育慈善基金啟動儀式,向社會展現了其作為民族企業的深厚擔當。
比亞迪的這一善舉,源于其對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切感恩。正如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所說:“如果沒有科教興國戰略,就不會有比亞迪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今天” 。從1997年開始,比亞迪便堅持每年招收應屆大學生,至今已有28個年頭。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比亞迪招收應屆大學生數量超過5萬人,其中,碩士博士占比接近70%,研發人才占比接近80%。此外,比亞迪還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逐步形成了深圳、重慶、西安“三站四基地”的博士后培養格局,聯合全國15所一流院校、35個一級學科,邀請包括3名院士、10多名長江學者在內的超1000名一流導師,累計培養了將近1600名博士后。
此次30億教育慈善基金將重點聚焦于教育慈善領域,通過設立獎學金和捐贈新能源車技術科普展具,助力中國科教事業的發展。在獎學金方面,比亞迪將聯合全國百余所高校設立獎學金,獎優勵先,助力國家培養更多卓越人才,首批35所高校獎學金合作已正式啟動。同時,比亞迪還將向全國主要的科技館、博物館和部分學校,捐贈新能源車技術科普展具,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啟蒙和普及,助力培育下一代工程師,首批28所科技館和博物館已與比亞迪達成合作。
比亞迪30億教育慈善基金的啟動,深刻詮釋了王傳福校友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愛國情,也將比亞迪的社會責任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30億的捐贈,不僅是一筆資金的投入,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對未來的承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表示:“比亞迪捐資30億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這是比亞迪以實際行動服務強國建設的大義之舉,充分彰顯了企業的社會擔當。”
用行動彰顯初心,以公益溫暖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企業像比亞迪一樣,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相信比亞迪在助力科教興國的道路上,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培養更多的卓越人才,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