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帝哥想說說周恩來和薄一波之間的故事。
薄一波第一次見到周恩來是在1944年,當時他奉命從華北赴延安參加整風學習,周恩來找他單獨談話。周恩來在談話時問薄一波:“你在山西搞新軍,有些什么經驗?”
薄一波
薄一波回答說:“我不會打仗,談不上經驗。我只不過把新軍中閻錫山的舊軍官搞出去,換上我們的人,使這支軍隊成為一支抗日的新軍。同時在新軍的各級機構中設立黨的政治工作人員,我當了政委,至于應該給其他各級政工人員定個什么名稱,也不是很清楚:團,就叫政治部主任;連,就叫連指導員;排,就叫政治工作員;班,就叫政治戰士;營呢,就叫大指導員吧!”
周恩來聽后笑著說:“不錯,不錯,比八路軍的官還多呢!做政治工作,就是要掌握軍隊,不讓軍隊落到閻錫山手里。”
薄一波繼續匯報說:“我們還提過一個口號,要做到三個‘一致’:軍民一致,軍政一致,官兵一致。”
周恩來繼續鼓勵說:“抓得不錯,很好!”
周恩來
這次談話,令薄一波非常感動:他在山西搞新軍,只不過做了一點點工作,實在沒有什么經驗可談,但周恩來卻很細致地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并且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和親切的教導,令他終生難忘。
新中國成立后,薄一波歷任財政部長、國家建委主任、國家經委主任等職,長期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他曾深有體會地說:
在周總理身邊工作過的人,隨時隨地都會得到總理的關心和幫助。周總理做事周到細致,精力充沛,常常不厭其煩地啟發你、幫助你研究問題,弄清情況,解決問題。我經常晚上打電話向總理匯報情況,有時長達一兩個鐘頭,總理總是十分耐心地傾聽我的意見,如果感到我講得不對,他就問我:“這個問題研究過了沒有?研究清楚了沒有?”總理經常用這樣的話提醒我,使我少犯許多錯誤。
有一次,周恩來問薄一波:“你在晉冀魯豫與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對他們二位的工作怎么看?”
薄一波說:“他們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確實是同心同德,和諧一致。”
劉伯承和鄧小平
周恩來搖搖頭說:“我不是講他們的配合,而是問你對他們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
薄一波反問道:“總理,您是老領導了,又與他們相識甚早,您看呢?”
周恩來笑著說:“據我多年觀察,他倆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同志則是‘舉輕若重’。你看是不是這樣?”
薄一波說:“我完全同意總理的評價。這8個字概括得很準確,他們在工作上之所以配合得那樣得心應手,恐怕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周恩來又問:“那么這兩種工作方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還沒等薄一波回答,周恩來就說了自己的看法:“從愿望上說,我更欣賞小平同志的‘舉重若輕’,但說實在話,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一點。我同伯承同志一樣,在工作上常常是‘舉輕若重’,這也許是同我長期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有關。”
事后薄一波感嘆道:“一個領導干部要同時兼具這兩種工作方法,的確很不容易。但是從黨的工作、一個領導班子的工作來說,卻是必須同時具有,缺一不可的。能否善于掌握和運用這兩種工作方法,是衡量我們工作中的領導水平和領導藝術的一個重要標志。”
1966年“運動”爆發后,薄一波受到了沖擊,他還被誣陷成了“叛徒”。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薄一波也跟著上了天安門城樓,周恩來見到他后,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一波啊,一定要經得住考驗,繼續革命嘛!事情總會弄清楚的,要鎮定!鎮定……”
不久以后,康生指使一些人揪斗薄一波,當時薄一正好在家跌傷了,他讓秘書寫了一個病假條送給周恩來,周恩來馬上批示“擬同意薄休養六個月”。于是薄一波被送到廣州休養,但他沒有逃過這一劫,很快又被紅衛兵揪回了北京。
晚年的薄一波
后來薄一波在被“監護”期間,長期遭到折磨,身體十分虛弱,周恩來得知后作出指示,把他送進醫院,進行治療和保護。后來薄一波深情地說:“如果沒有周總理的關懷,我也許早已被迫害死了,哪里還能有今天繼續為黨、為人民工作的機會呢?”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的噩耗傳來,薄一波無比悲痛,半天說不出話來。當時薄一波已經“解除監護”,他懇求上級讓自己去向周恩來作最后的告別,得到的答復卻是:“你沒有這個權利!”薄一波萬分無奈,只好讓孩子們做幾朵白花,又把孩子的一件黑衣服裁開,一家10口人都戴上黑紗,默默地哀悼敬愛的周總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