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詩人大多懷才不遇,李廣難封讓他們找到了共鳴。
如果詩人拿韓白衛霍自比,就會被人恥笑為狂妄自大。
如果詩人能推崇衛青,說明過的很如意,但過的很如意的人,一般寫不出好詩。
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在科舉路上失意,又沒有兵法武略,不敢去疆場立功,但總覺得自己滿腹經綸,一肚子文韜武略、定國安邦之策,只是未曾遇到伯樂,良木之資只能棲身于茅草柴堆。
滿腔憤懣和抑郁,最后都凝聚在筆端,寫下一首首酸詩醋詞,他們的詩詞因為飽蘸了豐富的情感,所以顯得格外動人。
李廣在這些詩人的筆下,突然又有了靈魂,不再是那個全軍覆沒被俘、屢次迷路失期、多次寸功未立、一生失意難封的落魄將軍,而是成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唐·王維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唐·盧綸
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唐·杜甫。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唐·王勃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唐·王維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唐·高適。
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宋·陸游
平生笑李廣,癡絕望封侯。宋·陸游。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宋·辛棄疾。
這些詩人里面仕途最好的當屬高適,因為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封渤海侯,官至劍南西川節度使,其余人大多不如意。
漢朝的李廣成了這些詩人同病相憐的對象,把自己的失意傾瀉在李廣身上,能得到更多懷才不遇的書生的共鳴。
李廣在漢朝為將數十載,五征匈奴,寸功未立,最后一次因失期被衛青責問,羞憤自殺。
他也沒想到過了幾百年之后到了盛唐,他將會是無數才子們同情的對象。
很多詩人為他鳴不平,不知道是否能寬慰這個老將軍的心。
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大多數詩人不但成不了衛霍,離封侯拜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就連他們同情的李廣也差著幾十條街。
李廣雖未封侯,但是武帝時期有名的將軍,深受漢武帝賞識,要不然也不會屢次派他出征匈奴。
唐宋的詩人連李廣的背影都追不上,徒呼奈何!
而我們現在的大多數人別說衛霍、李廣,距離唐宋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又差了十萬八千里。
一代失意之人是另一代失意之人無法企及的高峰,我們這些沉默的大多數,會不會是幾百年后的失意之人無法企及的高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