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冷眼說要和行業一起等春來,本以為只是個美好的期許,沒想到2024年確實讓人感受到了暖意。
這一整年綜N代們在守住了IP金字招牌的同時,在進一步地擴大著自己的影響力;新節目則在模式、內容上做創新,力圖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這一整年討論綜藝的觀眾變多了,從年初的“五旬老太守國門”到年末的“再見愛人群像”,觀眾被節目中嘉賓的選擇所牽動,為他們的表現而共情。
這一整年冷眼看到了更多有創意的好節目、也結識了更多可愛的、讓人敬佩的綜藝人,看著大家前行的步伐,冷眼也在思考自己還能為行業做點什么。
今年的這一封信,就讓我們從行業中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氣象聊起,回看我們的“綜藝2024”。
勇敢者的游戲
招商難,一直是懸在綜藝人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也正因如此,整個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為了保住招商,都趨于保守打安全牌,好在這種情況在今年出現了改變。
帶來改變的是一批行業內的勇敢者們。
與其停在紙面,不如放手一搏,他們或者在節目中引入不同以往的玩法,或者大刀闊斧采用全新模式,而這些看似有些冒險的嘗試,最終得到了觀眾不同程度的認可。
“全LIVE 不修音”,《歌手2024》以直播的方式讓經典IP煥發了新生機。直播考驗歌手的業務能力、臨場反應,也依托于各部門的緊密配合。
看慣了修音現場的觀眾,被這份真實所打動,而全LIVE本身存在的種種不確定性,天然構成了節目懸念,把那些習慣于在短視頻平臺看卡段的觀眾,拉回到了節目正片中。
其實對于《歌手》這樣一個已經經過市場檢驗、且已穩定IP的節目來說,他們本沒有必要采取這么冒險的方式,《歌手》二字的重新回歸,就足以讓他們獲得品牌的青睞。但《歌手》的冒險者們還是選擇了“上難度”,這樣的“難度”是無數次的技術突破、總臺溝通,甚至讓《歌手》陷入過邀約不到“歌手”的困局。
可也正是因為《歌手2024》走通了直播的這條路,今年音綜無論體量大小,也大多開啟了直播嘗試。“修音舞臺”的魔咒,終于被打破。靠音樂真實的魅力去吸引觀眾,冷眼毫不夸張地認為,音綜品類重回巔峰,指日可待。
走過了《歌手》的春意,2024年的夏天,成為了最快樂的夏天。騰訊、愛奇藝兩檔脫口秀節目同期對打,大批新人怪物涌向市場,沉寂了些許時日的脫口秀行業再度紅火了起來。
在騰訊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里,我們看到了那些已經功成名就卻還愿意留在脫口秀行業里的“大王”們,而愛奇藝《喜劇之王單口季》則帶來了一批來勢洶洶,誓要把前浪拍在沙灘上的后浪們,從第一期炸到總決賽,今年,是誰還沒喊過一句“Passion!”。
曾經創造過很多名場面的生存類節目,近年來逐漸式微,愛奇藝《十天之后回到現實》的強勢推出,讓冷眼再度尋回了當年的感覺。
39組闖關者分為3組,在2000萬平的封閉空間度過十天,每天進行生存挑戰,輸掉即淘汰。去掉輕松、搞笑,把“生存”二字做到極致。當傳統的商業模式行至瓶頸時,總要有人站出來去破局。《十天之后回到現實》的全新場景、敘事以及不惜成本的創新,真切地震撼到了整個行業。
帶來全新節目模式的,還有騰訊《奔赴!萬人現場》。
一群音樂“新人”帶著自己的原創音樂進行線下演出,以真實的票房收入同臺競技,完成從0人到10000人現場的大跨越。節目創新性的“真實票房收入”模式,讓觀眾看到了“造夢”背后殘酷而真實的音樂市場,也讓創作者們看到了綜藝+行業深度結合的內容潛力。
同時,騰訊視頻開啟了微綜藝系列。
先后上線了《海、漁村和三個笨蛋》和《超甜搭檔》。這是一條全新的內容生產線,長綜藝保大盤,微綜藝做創新,將那些長綜藝無法在現階段嘗試的題材用微綜藝去試水,組成一長一短兩條生產線。同時,微綜藝也更重視“用戶”的參與感,開始給予觀眾一定程度上決定內容走向的權利。
騰訊為整個行業的長期主義做出了嘗試,也擔當起了應有的責任。
最后,是我們的人文賽道扛把子:優酷。
《圓桌派》等經典節目已不必多說,今年優酷人文對女性主義的深挖與沉淀值得關注。
優酷沒有把女性議題作為噱頭或者娛樂化包裝,而是真切去挖掘女性的困境與需求。去年的《第一人稱復數》,今年的《她的房間》都是優酷人文在女性議題上持續深挖的成果。
也許深度節目總是曲高和寡,但總要有人比其他人看得遠一點、走得靠前一些。
這一年,正是有了一批走在前列的勇敢者,才讓2024年的行業煥發出了活力,也讓曾經一直處于觀望狀態的綜藝人們,終是被這份勇敢所激勵,開始了大膽嘗試。
2024年的綜藝市場終于不再是安全卻無趣的樣子。
關注潮流,也關注水滴
說過了今年行業中的這些勇敢者們,冷眼也想聊聊這一年我們做了什么,以及明年我們還想做點什么。
行業的走向如洶涌大潮,我們密切關注著潮水的走向,希望幫助綜藝人們更明確地分辨未來的方向。
從大環境來看,新媒介、短內容對綜藝的影響仍在持續,與其抗拒不如擁抱。
這一年,我們討論了短劇、直播如何與綜藝行業結合的可能性;關注了喜劇賽道的發展、拆解過秀綜的沉浮與秀人的生存現狀,也從售后角度來討論過關于“售后綜藝”的各種形態;
在平臺側,我們回顧了優酷人文12年的發展版圖,并試圖解讀它的生命力為何如此蓬勃。
未來,我們會繼續關注行業可能的發展方向,比如AIGC與當下內容的結合,又或者直播產業是不是能夠與綜藝行業發生更深度的聯系。也希望大家有新的行業思考,或者平臺有新的版圖規劃時,與冷眼隨時交流。
PUAI001
,贊221
當然,我們在追逐潮流,也在關注水滴,“具體的人”永遠是我們追蹤的對象。
關注冷眼的朋友們或許能發現,冷眼在今年開始嘗試跳出節目模式設計,針對節目中嘉賓的表現去做討論。
我們回看四季《桃花塢》從中找到了孟子義口碑翻盤的秘密;在《歌手2024》中,找到了汪蘇瀧成為“綜藝靈藥”的原因;刷了200期節目,我們總結出了“院人”養成記;素人上綜藝是雙刃劍,為什么《我家那閨女2024》中的旺旺招人喜愛;“戀綜天花板”又是如何養成的……
去做這些討論,一方面是希望讓更多在綜藝中貢獻出精彩表現的嘉賓被觀眾及平臺看到,二也是希望能幫助各位創作者來篩選出適合自己節目的“最佳人選”。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對藝人側有所啟發——什么樣才是真正的有效出演。
另一方面,延續此前的做法,關注“打造節目的人”依然會是內容的重心。
冷眼一直秉承著冷靜的視角來分析節目,有時候可能也會因為不夠了解節目的創作背景導致看起來不近人情。如果有可能的話,冷眼歡迎大家在新節目播出前來和我們聊聊天,讓我們能夠從更豐富多元、也更公允的視角,再去看一看節目。
最后,是兩個脫離于公眾號本身的小想法。
一是,冷眼將啟動一個更輕松的小空間。
這個賬號將由我們年輕的小伙伴們經營,把未來看片會、節目錄制、制片人采訪等活動的repo發在上面,當然也可能會有一些節目、人物的短評。總之,希望我們能和愛看綜藝的觀眾們、節目的粉絲們有更近距離的互動。
*小紅書:主編茶茶
其次,因為我們常常會在后臺收到留言,詢問是否有社群能夠一起交流,冷眼想在今年組建一個業內交流群。
目前交流群有兩個作用:
一是希望同為創作者的大家能有機會彼此認識,打破繭房,包括未來做項目,組團隊一起解決一點實際的問題;
二是冷眼期待未來每1-2個月都能和從業者們做一次深度對話:比如介紹某個很有活力的綜藝團隊,又比如針對某個議題召集一群有表達欲的小伙伴們聊聊天,共同做一篇稿子出來,和行業站得更近一些。
2025年,讓我們一起建立一個綜藝人的靈感樂園與小小烏托邦。
綜藝行業乃至文娛產業,仍處于變化之中,勇敢者們用創新去觸碰行業的邊界,試圖在不確定的變化中探索出確定的、可總結的經驗與坦途。
作為行業的觀察者,冷眼也想盡自己這份綿薄的力量,陪伴、支持與團結更多綜藝人們。
感謝大家這一年來對冷眼的關注與支持,我們2025年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