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芮城
●劉超
生于斯,長于斯,芮城這片土地,是我靈魂深處的根。 如今,我在北京這座繁華都市努力打拼,與故鄉芮城相隔千里之遙。每次望向北京車水馬龍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心中總會涌起對故鄉深深的思念和對這段遙遠距離的感慨。北京的喧囂與忙碌,和故鄉芮城的寧靜質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距離仿佛是一道無形的溝壑,讓我愈發意識到故鄉的珍貴與不可替代。故鄉的山水人情,始終如悠悠傳唱的歌謠,在歲月長河中縈繞不絕。
故鄉的風,似溫柔的手,輕拂過古老的縣城。那斑駁磚石,銘刻著歷史滄桑,歲月在每道縫隙訴說往昔。永樂宮壁畫色彩斑斕、線條靈動,仿若活著的史書,承載千年文化底蘊。陽光透窗欞灑于畫上,畫中神祇人物似要破壁而出,于光影交錯間展現先人的智慧才情與工匠的鬼斧神工。佇立宮墻下,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讓人沉醉于這藝術殿堂,感嘆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城外,黃河奔騰不息,那是故鄉的血脈,流淌著生命力量。河畔垂柳依依,細長柳枝隨風搖曳,似與黃河私語。夏日孩童在河邊嬉笑玩耍,濺起的水花于陽光下晶瑩閃爍。遠處河灘上牛羊悠然自得吃草,偶爾幾聲叫喚,為寧靜畫面添幾分生機。黃河岸邊,是故鄉生動景致,其奔涌見證了故鄉興衰,孕育了芮城人的豪爽堅韌。
圣天湖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于這片土地,四季景致各異,美不勝收。春日,湖畔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成群候鳥翩躚而至,于湖面上空翱翔嬉戲,鳴叫聲交織成一曲和諧樂章,奏響著生命的歡歌,為寧靜的圣天湖增添了無限靈動與活力,宛如人間仙境;冬日,湖面冰封,銀裝素裹,又別有一番靜謐悠遠之美,仿佛時間都為之靜止,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在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中。
大禹渡則承載著古老的傳說與先輩的智慧。悠悠黃河水從旁流過,渡口岸邊綠樹成蔭。踏上這片土地,便能感受到大禹治水的偉大精神在空氣中彌漫。那屹立的大禹像,莊嚴肅穆,凝視著黃河,似在守護著這片土地和人民,讓人不禁對先輩們戰天斗地、改造自然的英勇壯舉肅然起敬,也為故鄉擁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倍感自豪。
猶記兒時,在村子里的時光滿是簡單純粹的快樂。夏日午后,蟬鳴陣陣,我和發小們穿梭在樹林間捉知了。陽光透過茂密枝葉灑下細碎光影,我們仰著頭,緊盯樹干,小心翼翼靠近,生怕驚動那些“歌唱家”。一旦發現目標,便迅速伸出自制捕網,那一刻的緊張與期待,至今仍歷歷在目。有時為捉一只知了跑得大汗淋漓,卻也樂此不疲。
玩玻璃球亦是我們的常玩游戲。在村子空地挖幾個小坑,大伙蹲在旁,全神貫注盯著手中玻璃球。拇指輕彈,球帶著期望滾動,若能精準落進小坑或擊中對方球,便是歡呼雀躍之時。小小玻璃球,滾動著童年歡樂,見證著無憂時光,那清脆碰撞聲,仿若仍在耳邊回響。
村巷之中,鄰里情誼如醇厚美酒,愈久彌香。清晨,街頭巷尾彌漫早點香氣,那熟悉味道,滿是家的溫暖。老人們喜歡坐門口擇菜嘮家常,臉上洋溢質樸笑容。誰家做了好吃的,定會熱情招呼鄰里品嘗;哪家遇難處,眾人皆伸手相助、共渡難關。這片土地上,人與人親近無間,無城市疏離冷漠,唯有濃濃人情味和守望相助的善良。
父母,是我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寒來暑往,他們不辭辛勞,用勤勞的雙手為我撐起溫暖的家。小時候,母親溫柔的懷抱是我安心的港灣,她那輕聲的哼唱伴我入眠;父親堅實的臂膀是我看世界的瞭望臺,他有力的雙手為我遮風擋雨。他們省吃儉用,卻從不吝嗇對我的付出,在昏暗的燈光下,母親為我縫補衣衫,父親為我成長奔波。當我在學習上取得進步,他們眼中閃爍的驕傲之光,比星辰還要明亮;當我遇到挫折失落難過,他們默默的陪伴和鼓勵,如春風化雨,給予我重新站起的力量。是他們用無盡的愛,讓我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讓我有勇氣追逐夢想,飛向遠方。
高中老師是我成長的啟明星。他們宛如明燈,照亮求知路。課堂上,用淵博知識和獨特教法,為我打開知識大門,讓我領略文字魅力、數理奇妙與世界廣闊。每當學習遇困欲退縮時,是老師鼓勵眼神和耐心教導,讓我振作勇氣前行。他們不僅授業,更教會我做人之道,在困境堅守、于成功謙遜。因他們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我才有逐夢力量,得以離鄉闖蕩。
如今,雖身處異鄉,但故鄉的山水、人情與師恩,始終縈繞心間。芮城,是我心心念念的歸處,是疲憊時心靈港灣。無論走多遠,故鄉模樣愈發清晰,如永不褪色畫卷在心底展開,散發迷人光彩,讓我永遠眷戀、自豪。
編輯/董應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