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警方披露,網約車司機通過使用一種能夠“甩位”的外掛軟件,可以實現篩選訂單、將小單變成大單、提前進場排隊占位等功能。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平臺上,銷售此類外掛軟件的商家有不少,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一些賣家說,還可以購買內置了此類軟件的手機,直接匹配平臺的派單規則,讓使用者能夠搶到更優質的訂單。
網約車不僅為消費者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解決了不少人就業和增收問題。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國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679.1萬本、車輛運輸證284.7萬本。按說,網約車司機應該珍惜這種機會,為乘客提供規范的服務,然而,部分網約車司機卻使用“甩位”軟件搶單,這不僅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損害了平臺企業利益,還破壞了網約車行業公平競爭等。
正常情況下,消費者選擇網約車,既不會被挑單也不會多付費。但如果某些網約車司機使用“甩位”軟件,對訂單進行篩選,有的消費者就會被篩選掉造成打車難、出行慢。因該軟件可以修改定位,將較短里程修改為較長里程,計費就根據修改里程后的長度來計費,乘客就會多付更多車費,造成損失。很多消費者很難發現網約車司機使用該軟件,合法權益被侵害。
對平臺來說,由于這種軟件修改了手機的定位數據,改變了平臺對車子里程的計算,那么平臺就無法準確抽成。而且,平臺在對網約車司機管理中有在線時長的考核,使用該軟件后就能把定位虛擬定到很偏僻的地方、沒有單的地方掛時長,導致平臺時長考核被架空。一旦消費者發現網約車司機使用該軟件,也會對平臺印象變差,平臺形象、平臺收益都會受到影響。
每個行業都應該公平競爭,惠及各方。然而,部分網約車司機使用“甩位”軟件后不僅可以搶單,而且在機場、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不用排隊,這對規范運營的網約車司機就造成不正當競爭。也就是說,網絡平臺銷售的此類外掛軟件,是在“助紂為虐”幫助部分網約車司機獲取不當利益,商家自然也從銷售中獲利。對這種破壞行業生態的不法行為,各方應合力打擊。
作為平臺要成為治理這種軟件搗亂的中堅力量。既要通過大數據檢測發現異常現象,也要從消費者和司機投訴中發現問題,一旦確認網約車司機使用這種非法軟件,不但要依據平臺規則嚴肅處理,也要向公安機關報案。至少要對這種網約車司機進行封號處理或者從業禁止——將其“甩”出市場,使其沒有再接單的機會。情節嚴重的,應當追究相關司機的法律責任。
據悉,北京網約車司機康某、李某就因使用“甩位”軟件隨意修改定位信息虛報里程獲利,以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并處相應金額的罰金。這為其他地方執法部門打擊“甩位”軟件做出示范,也對其他網約車司機是種警示教育。這種行為還涉嫌破壞計算機系統罪。多地警方披露案件也提醒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對售賣和使用“甩位”軟件進行徹底清理,還市場以清朗。
電商平臺也不能縱容“甩位”外掛軟件公開銷售,而是要加強對此類商品和廣告審核、巡查以及屏蔽關鍵詞,使這種軟件沒機會搞亂網約車行業。這是“技術向惡”又一典型,須用技術和法律進行雙重遏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