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在無人機領域引起了一番熱議。該校電子工程學院李龍教授課題組在無線能量傳輸和無線定位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構建了一種基于雙頻超表面的無線傳能、感知定位與通信一體化原型系統,實現了自適應追蹤的無線能量傳輸。
與傳統的無線充電方式相比較,該技術能夠支持多個終端設備在移動的過程中進行高效的非接觸式無線充電。借助這一新成果,無人機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飛行作業,也可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充電,從而延長飛行距離和時間。尤其是在電力線路檢測、環境監測、快遞投遞等領域,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作業效率,為提高標志著我國在無線能量傳輸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聲明:本文來自網絡收集和整理,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