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了第七批4起藥品網絡銷售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涉及多家企業和網絡平臺,揭示了藥品網絡銷售中藥品儲存、微信群直播售藥、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違規銷售精神類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注意道,重慶一家藥店,因違規儲存藥品并且通過微信群直播推廣銷售藥品被罰195萬元,最為引人注目。
據國家藥監局披露,2024年3月,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舉報線索,發現該公司在核準地址以外儲存藥品,并通過微信群直播推廣銷售藥品。經查,該公司對違規儲存的藥品未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嚴重違反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24年6月,永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對該公司處以罰款195萬元、十年內禁止前法定代表人呂某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處罰。
“該企業的行為主要在藥品質量、用藥安全和法律合規三方面存在問題,它不僅違反了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還對藥品質量和用藥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同時也給企業自身帶來了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醫法匯創始人張勇律師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分析道,當患者使用了儲存不當的藥物,不僅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還可能面臨健康風險,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另外,在微信群直播推廣銷售處方藥,會出現處方藥濫用的情況。
“藥品是特殊的產品,需要對癥使用,通過微信群直播推廣銷售藥品,相當于誘導消費,違反了藥品管理法,也違反了藥品的特殊的產品屬性,會讓患者藥品使用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網上售藥需要有資質,這也進一步提醒網上售藥需要注重監管,防止類似微信群直播推廣銷售藥品這種潛在的暗區,造成患者的損失。”中國中藥協會合理用藥專委會常務副主委康震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勇提醒,患者購藥應當選擇正規藥店,注意核實藥品信息,仔細查看藥品的包裝、說明書等信息,確保藥品的真實性和質量,并索取并保留好購藥發票和相關憑證,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維權。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醫務之聲”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