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項關于網貸案件的判決書引發熱議。
由于該案件涉及江蘇省內的上市城商行龍頭南京銀行,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反映出南京銀行等傳統銀行,在早期開展網貸時的一種行業狀況。
網貸糾紛案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的一項判決顯示,南京銀行通過互聯網跨區發放的一筆消費貸款合同被判定為無效,銀行收取的利息被認定為違法,借款人僅需返還本金。
這一判決迅速引發關注。資料顯示,該案件源于在2019年6月22日,孫海嬌通過“國美易卡”APP與貸款人國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共同貸款人南京銀行簽訂《借款協議》,借款1.05萬元,分12期償還,借款利息按年利率8%計算。罰息利率按借款利率的125%計算。貸款到期日為2020年6月22日。
然而,到了2019年11月23日,該筆借款逾期未還,尚未償還的借款本息為7336.2元。
2022年7月5日,中吉財富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承擔了保證責任,代償了該筆借款本息。國美小貸履行了反擔保義務,并獲得了對該筆貸款的追償權。
2023年12月14日,國美小貸將其對該筆貸款所享有的債權及其他財產利益轉讓給了山東卓鼎資產清算有限公司(卓鼎資產),并于2024年1月9日以短信形式通知了借款人。
卓鼎資產隨后起訴了借款人,要求償還剩余本金、利息、保全費、律師費等。
由于南京銀行不具備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的資格,法院認為該借款協議違反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及《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因此判定合同無效。
法院判決借款人已經償還的3663.96元全部視為本金,剩余應償還金額為6866.04元。由于南京銀行獲取利息的行為違法,借款人無需承擔任何利息費用。且原告主張的借款人承擔律師費1000元,由于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佐證,法院同樣不予支持。
此次貸款是通過國美金融在內蒙古發放的,而南京銀行在謀求零售轉型的過程中,積極拓展互聯網貸款業務,與度小滿、樂信、京東數科等多個金融科技平臺有合作關系,貸款業務遍布全國各地。
根據裁判文書網的信息,至少有兩起類似的案例被披露。除了上述借款本金為10530元外,另一筆借款本金為7000元。
那么,傳統商業銀行是否可以開展網貸業務,這取決于銀行的業務范圍和監管要求。根據2020年發布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在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時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定。
一、業務范疇和風險管理:商業銀行必須基于風險數據和風險模型進行交叉驗證和風險管理,線上自動受理貸款申請及開展風險評估。
二、合規要求:互聯網貸款業務應當遵循小額、短期、高效和風險可控的原則,確保貸款質量。
三、合作機構管理:銀行在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時,需確保合作機構的合規性和風險控制措施,不得將核心風控環節外包給合作機構。
四、監管和監督:商業銀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需接受監管機構的定期檢查和評估,確保所有業務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零售轉型
據了解,經過28年的發展,南京銀行已躋身全國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之列。其資產規模在國內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五,省內本土金融機構中僅次于江蘇銀行。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銀行的資產總額25470.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7.61億元,增幅 11.31%;負債總額 23645.1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2488.29億元,增幅 11.76%。其中,貸款總額12366.9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6.24億元,增幅12.52%;存款總額 14025.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1.51億元,增幅2.42%。
在公司金融板塊,今年前三個季度,南京銀行對公貸款重點領域仍保持高景氣度。截至9月末,該行對公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4.34%。其中,科技、綠色、普惠、涉農貸款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8.92%、21.5%、11.82%、20.00%。
而南京銀行的穩健發展和在公司金融板塊的卓越表現,也為其在零售業務上的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2016年,南京銀行就明確了其向大零售領域的戰略轉型,并將“全金融資產”作為核心發展目標。為配合這一轉型,南京銀行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重大調整,于總行層面成立了專門的零售金融部、網絡金融部、渠道與客戶服務部以及消費金融中心,形成了“三部一中心”的零售業務架構,以實現零售板塊的高效協同和聯動作戰。
2024年12月18日,南京銀行更是在第十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進一步調整總行部分部門組織架構的議案,以更好地實現價值創造和高質量發展。
調整內容包括設立科創金融部、國際業務部、零售信貸與信用卡部;將小企業金融部更名為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金融部)、投資銀行部更名為投資銀行與戰略客戶部、私人銀行部更名為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撤銷零售基礎客戶部,將其職能整合至其他相關部門。
在零售存款與財富管理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南京銀行管理零售客戶金融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增,達到8106.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73.34億元,增幅10.55%。其中,管理私鉆客戶金融資產2440.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3.88億元,增幅14.76%;個人存款余額4563.8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7.59億元,增幅6.98%。
在個人貸款規模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南京銀行的個人貸款余額3047.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7.32億元,增幅7.30%;創新推出信用卡特色產品,累計發卡量超258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1.33%;截至報告期末,南銀法巴表內貸款余額514.97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9.66 億元,增幅63.32%。
前三季度,信用減值增長
在經營業績上,今年前三個季度,南京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85.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8.66億元,增幅為8.03%;實現凈利潤167.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3.97億元,增幅為9.09%,營收、凈利雙雙增長。
盡管南京銀行的盈利能力繼續提升,可在利率下調的市場背景下,南京銀行還是存在主營信貸業務負增長的短板。
從營收結構來看,南京銀行在前三個季度僅實現利息凈收入為196.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70億元,降幅為1.36%,收益有所下滑,占其前三季度營收總額的比重為50.87%。其中,主要是利息收入僅實現590.7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6.99億元,增幅為4.79%;而同期卻發生利息支出394.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9.69億元,增幅為8.14%,利息支出大幅增長,增幅高于同期利息收入增幅。
在非利息凈收入上,南京銀行前三個季度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5.04億元,同比增長了3.67億元,增幅為11.71%;實現投資收益105.71億元,同比下降了5.37億元,降幅為4.83%,較上年有一定收窄;實現公允值變動收益46.76億元,同比增長了27.05億元,增幅為137.27%,為營收增長的主要支撐;匯兌收益虧損2.92億元,同比損失減少了9.94億元,降幅為77.30%;實現其他業務收入2.17億元,同比下降了0.07億元,降幅為3.03%;實現其他收益2.69億元,同比下降了3.80億元,降幅為58.53%。
今年前三個季度,南京銀行的營業支出表現出了一定的增長趨勢。營業支出總額為181.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89億元,增幅為5.46%。在信用減值損失方面,南京銀行支出77.04億元,同比增長了7.20億元,增幅為9.35%。
在三大資本充足上,截至2024年9月末,南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76%、10.83%和9.02%。其中,除資本充足率較年初增長了0.23個百分點外,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均有所下降,分別下滑0.57個百分點和0.37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較好
今年前三個季度,南京銀行在資產質量管理上表現出了精細化和高效性。得益于南京銀行加強授信政策執行與客群選擇,嚴把入口關;和其加快存量風險出清,加大不良處置力度。
截至2024年9月末,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3%,較年初下降了0.07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穩中向好;不良貸款余額為102.43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74億元,增幅為3.78%。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銀行的貸款五級分類顯示,正常類貸款金額為1213.05億元,占比由上年末的97.93%增至98.03%;關注類貸款金額為140.92億元,占比1.14%,較上年末略下降了0.03個百分點;次級類貸款金額為41.11億元,占比0.33%,較上年末上升了0.07個百分點;可疑類貸款金額為20.74億元,占比0.17%,較上年末下降了0.03個百分點;損失類貸款金額為40.57億元,占比0.33%,較上年末下降了0.11個百分點。
在貸款遷徙率方面,南京銀行的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0.93%,較上年末下降了0.46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44.41%,較上年末上升了11.33個百分點;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69.50%,較上年末下降了12.20個百分點;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84.21%,較上年末下降了1.77個百分點。
然而,在這一系列積極的數據背后,南京銀行在個人貸款領域正面臨一些挑戰。雖然南京銀行的三季度報中并沒有將資產質量細分到貸款行業,但從半年報來看,截至2024年中,南京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為1.64%,較上年末增長0.14個百分點;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京銀行的對公不良貸款率僅為0.58%,較上年末還下降了0.12個百分點。
在風險抵補能力上,截至2024年9月末,南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340.40%,較年初下降了20.18個百分點,但整體相較于《2024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中同業銀行的平均水平209.48%還是要好出不少。
合規建設待加強
雖然整體的資產質量有所向好,但南京銀行在合規上卻遇見了難題。
今年年內,南京銀行共計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具的17張罰單,年內已被處罰696萬元。
1月9日,南京銀行連云港分行因未嚴格審查票據業務貿易背景真實性,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連云港監管分局處以罰款40萬元。時任南京銀行連云港分行業務拓展一部總經理的侍英明、洪濤分別被處罰款8萬元、6萬元;連云港分行營業部總經理王軍被處罰款6萬元。
同日,南京銀行連云港贛榆支行因未嚴格審查商業承兌匯票貿易背景;對貼現資金用途監督不足兩項違法違規行為,被連云港監管分局處以罰款30萬元。南京銀行連云港贛榆支行行長陳琦琦被處罰6萬元。
4月3日,南京銀行宿遷分行因固定資產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個人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五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宿遷監管分局處以200萬元罰款。南京銀行宿遷宿豫支行原行長盛廣松被警告并處以罰款12萬元;宿遷分行零售金融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蔡來軍被警告并處以罰款6萬元;遷分行副行長張暉被警告并處以罰款11萬元;宿遷湖濱新區支行行長程浩被警告并處以罰款6萬元;宿遷分行行長袁正蛟被警告并處以罰款19萬元。
5月31日,南京銀行淮安分行因票據業務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不嚴;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虛增存貸款規模三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淮安監管分局處以罰款265萬元。時任南京銀行淮安分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杜欣華、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張玲和淮安分行行長沈鐘璞均被警告并處罰款7萬元。
6月14日,南京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因債券交易授權管理不到位、債券投資獨立性不足,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監管局處以罰款60萬元。
除此之外,《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南京銀行旗下股權投資機構在合規管理方面也存在問題。
南京銀行控股的昆山鹿城村鎮銀行,4月10日,因違規收取信貸資金受托支付劃撥費;個人貸款業務管理不到位兩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蘇州監管分局處以60萬罰款。昆山鹿城村鎮銀行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李杏、時任該行個人貸款中心團隊主管夷尤軍均被處罰款6萬元。
11月26日,昆山鹿城村鎮銀行又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三項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分行處以罰款71.50萬元。昆山鹿城村鎮銀行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李杏被處以罰款1萬元;時任風險合規部總經理被處罰款3.50萬元。
南京銀行參股的日照銀行年內收到11張罰單。1月2日,日照銀行開發區支行因違規發放房產抵押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日照監管分局處以40萬元罰款;時任日照銀行開發區支行行長助理王猛和客戶經理孟超均被警告。7月22日,濟南分行又因向不符合授信條件企業授信,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山東監管局處以罰款50萬元;時任濟南分行行長助理畢恒元被警告。8月12日,濰坊分行因貸款管理不盡職,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濰坊監管分局罰款30萬元;時任濰坊分行小企業金融部客戶經理王炯宇、營業部總經理兼任分行小企業金融部負責人張樂朋均被警告。
在黑貓投訴上,截至2024年12月24日,南銀法巴累計投訴量為1260件,近三十天內的投訴量達到31件;南京銀行鑫夢享累計投訴量為988件,近三十天內收到的投訴量為10件。從投訴內容來看,消費者對南銀法巴和南京銀行鑫夢享的投訴中包括高利貸、暴力催收、拒絕協商、違規收入擔保費等問題。
一條南京銀行鑫夢享12月11日的投訴顯示,“南京銀行貸款15萬,48期還完要還211***!還有筆47000的借款,48期要還68400!第一筆利息達到41個點!第二筆達到45個點!”在南銀法巴還有一條12月6日的投訴顯示“本人于2018年至2021年期間在南銀法巴消金app合記5筆貸款合計11535元,每筆還款都存在手續費,合計4186元,其中利息不詳,用手續費的方式變相提高利息,國家規定除還本金和利息外不能存在其他費用,為什么要收取我的手續費,請歸還本人多支出的手續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