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糖水鋪,有望在內卷的茶飲市場找到新的位置。
幾起幾落的糖水現在似乎又有了翻紅的勢頭。
今年4月,茶顏悅色推出“酥山糖水鋪子”店中店,主打冰淇淋、芝麻糊等多款新中式糖水;去年,廣州茶理宜世新品牌入敘鴛鴦糖水鋪開張入市。
更多的是區域品牌或獨立門店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安徽、長沙、無錫等城市紛紛出現,如無錫的“斯是陋室”,武漢的夏橘甜鋪·手作糖水等。
01■
新中式化的糖水二次翻紅
糖水作為一種經典的街頭美食,一直深受消費喜愛,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糖水受自身因素及外部環境的影響,市場一直被眾多的奶茶品牌所覆蓋,沒有真正發揮其潛力。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近兩年糖水的種類不斷推陳出新。像茶顏悅色的“酥山糖水鋪子”,不僅是盯上甜品市場這塊蛋糕,也是在利用自己的極致性價比,爭取更多優勢。
這些新出現的糖水鋪品牌,較以前傳統品牌又有明顯不同之處——更具性價比。如酥山糖水鋪子主打的藕粉和芝麻糊,定價8.8元~11.8元。
因為品牌影響力大,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吸引眾多消費者的關注,造成了“糖水一碗難求、多店售空”的局面。品牌方不得不臨時調整,改由部分門店經營。
傳統老牌甜品如滿記甜品、許留山、鮮芋仙等,都是主打20-30元的價格帶,與之相比,茶顏悅色的甜品基本在10元以下,最貴的一份售價也僅11.8元,較以前動輒十幾塊的糖水價格更親民。
另一大變化就是強調“新中式”,傳統的糖水鋪一般都是以街邊店為主,非常接地氣。而新中式糖水鋪則會通過更小資時尚、更具中國風的裝修,刻意營造“新中式”消費場景,塑造出適合拍照打卡的場景。
02■
糖水鋪的“全日化”“輕食化”
這一批新出現的糖水鋪中,就有一個誕生于江西贛州的品牌——糖敘,用“差異補位”的經營方法,用不到兩年時間開出50多間連鎖店,在中國南方打開一片市場。
據行業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糖水市場規模達到100億美元,中國糖水市場也突破了500億元人民幣,約占整個飲品市場份額的5%。
目前市面上各式糖水、燒仙草、湯圓、雙皮奶、芋圓、鮮果撈、鮮榨果汁、冰山、刨冰.....傳統甜品產品能多達上百款,產品沒有明確的細分定位,借助創新優勢,糖敘可以打造更多茶飲+甜品的融合場景。
但糖水行業在新消費市場的影響下,已發生巨大變化,新的糖水鋪在經營上擺脫甜品、正餐等單一形象,像新茶飲一樣出現全時段經營、產品輕食化趨勢。
傳統的糖水產品創新力不足與價格較高,是顧客對老牌糖水店的集中吐槽點。對年輕人來說,比起糖水,他們更喜歡果茶,便宜、好喝而且健康。
糖敘則是從糖水市場與新茶飲市場的優勢與痛點入手,尋找到一個新的突破點,針對茶飲過度競爭,優質商業區域品牌、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閉店率居高不下,將糖水的“輕食+飲”結合,以“奶茶補充者”身份入局。
03■
用小投資打開下沉市場
三四線城市流動人員不多,所以回頭客對門店特別重要。也因為要重點做好門店復購率, 糖敘在產品設計、標準化以及營銷上,可以放棄一些高成本模式集中力量圍繞核心項目做就能讓門店快速進入良性運作期。
目前糖敘店型以50-90平米為主,投資15-20萬元,店內客座區一般可容納20-25人堂食就餐。這種規模的投資較現在動輒好幾十萬的茶飲店來說,資金壓力和投資風險都要小得多。
糖敘在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安徽多個市縣不同區域開店作測試,50多平米的店配置4個店員即可維持正常運營,如果是月租3000元的門店維持1000元的日銷售額即可盈利。這種低硬件要求的門店模型也保證的門店的可復制性。
產品方面,糖敘有糖水、小吃、甜品等系列50多個產品。核心產品是糖水,但較以前的傳統糖水,糖敘為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在研發創意階段就考慮到出品要高顏值。
同時,又將有認知度較高的傳統糖水作了改良,用天然甜味原料代替傳統糖輔料以降低產品甜度,滿足當下健康飲食的需求。
04■
目標客群:女性+家庭消費
門店現在70%顧客為堂食,為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客單消費,不同品類產品可以相互搭配,滿足人們休閑、下午茶、簡餐等生活需求,目標客群為20-35歲女性。
而實際上,糖敘60%消費群體為帶孩子到店堂食的年輕家庭消費者。基本實現了糖敘圍繞當地消費者,重點提升回頭客經營初衷。
而提高復購率首先得產品力夠強,產品顏值高、種類夠豐富,能滿足顧客不同的消費需求,門店選址、裝飾、消費場景上能夠為顧客提供一定的情結價值,還要人均消費不能太高。
下沉市場人口有限,消費潛力的上限不高,做營銷推廣的轉化率不是很高,所以餐飲品牌在下沉市場的營銷投入一般不會太大。
糖敘在下沉市場的營銷多是圍繞單店展開,如新店開業、上新、節假日促銷等,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做幾次推廣,投入幾千元,在很短時間里“拉爆”區域甚至整個縣城的流量,成為社交平臺的社區熱點話題,短期拉新效果十分明顯。
而其他投入大、長周期性營銷方案基本不會做。這也減輕了門店運營成本。
05■
承接轉型門店為市場填空
在與糖敘負責人廖先生交流時,他直接透露,糖敘加盟對象有一部分就是有意轉型的茶飲、咖啡門店。
茶飲業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部分品牌已經出現鈍化。去年,已有超過10萬家茶飲、咖啡門店關張,行業已經進行瓶頸期,需要有新的賽道、模式拓展市場空間。
有人進入就有人退出,而退出的可能是所處的賽道太過擁擠。糖敘品牌的創立初衷,有一個愿望就是承接一部分退出茶飲、咖啡的創業者,改做糖敘糖水鋪。
特別是茶飲店扎堆的美食街、商業綜合體里,有一間茶飲店忽然變成糖水鋪,不但避開與同行競爭,還能相互借力豐富同區域的商業品類。
糖敘還專門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一種開店模式,在盡可能利用原店設備硬件的提前下,將開店成本壓縮到十多萬元。
如糖敘崇義店就是一間奶茶店轉型過來的門店,這間店位于當地一條商業街上,門店兩端已經有瑞幸、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等飲品店,還有好享來、趙一鳴等零食店。
門店位置其實相當理想,位于商圈核心區,周邊有高檔住宅區和幾所小學,客源不愁。但架不住同行太密,近一年來一直是有生意沒利潤,全給房東打工。
轉型做糖敘后,投入15萬元用一個月改造門店重新開張,頭一周日銷都過萬元,之后一直能保持5000+水平。還有衡陽店,一開就持續在8000+。這也給了店主極大信心,已經與糖敘協商,明年上半年開10家門店,再根據經營狀況再確定全年拓店計劃。
06■
糖敘買單者有60%為家庭消費
中式甜品店則大多是家庭手工的夫妻店模式,這種生產方式頗具匠心,卻很難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不符合連鎖開店的要求。
則可以憑借在業內沉淀多年的供應鏈優勢,比如依托中央廚房和自有工廠為新品牌提供原材料等方面的保障。從每一種產品的研發打樣,到整個物流倉儲體系的建設,糖敘也是在一步步完善、優化。
現在,除了部分鮮果由門店自采外,糖敘超過八成的產品原料都是統一供應,最大程度上保證產品品質。
糖敘的產品多數是店員在吧臺現場制作,直接端到顧客餐桌上,所用食材原料以及制作都是顧客親眼所見。
如招牌產品“好運蓮蓮”,所用蓮子、桃膠、銀耳等食材都熬煮得火候恰到好處,足見選材和處理的心思都到位了。哪怕是一碗尋常的紅豆圓子也煮到開花起沙,紅豆與圓子用料十足,入口微甜不膩。
糖敘超過60%消費者為家庭消費,能讓年輕家長帶著孩子進店消費,本身就是一種信任,間接證明了品牌的出品質量。
隨著國潮風的興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度逐漸升高。有地方特色的糖水、甜品往往與其背后的文化聯結很深。
正如冰淇淋、蛋糕等西式甜品風靡與西方文化強盛有關。如今,中國傳統文化日漸成為年輕人樂于追捧的主流,糖水這種中國家庭式、有生活氣息的甜品品類,正順應當今的文化主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