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規(guī)劃建設不能只為了美,只為了機動車出行,還要考慮非機動車和行人也有權安全使用道路。武漢一些道路在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上存在很大缺陷。
金橋大道和后湖大道交叉路口以其優(yōu)美的綠化景觀成為街頭一景,“街頭森林”的打造無疑為城市增添了一抹清新與自然,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這樣的綠色空間值得稱贊。然而,當我們把目光從蔥郁的綠植轉(zhuǎn)移到道路的通行功能上時,卻發(fā)現(xiàn)了令人擔憂的問題。
在此交叉路口,非機動車道和斑馬線的缺失,使得騎行電動車、自行車的市民不得不冒險在車流中穿梭,行人也被迫在機動車道上艱難過馬路。機動車呼嘯而過,與非機動車和行人爭道,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安全隱患猶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每一次的出行對于這些交通參與者來說,都像是一場充滿風險的挑戰(zhàn),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或許只是一念之間、一瞬之差。
城市道路建設,不應僅僅追求視覺上的美觀,實用功能才是其根本。道路是為了滿足人們出行需求而存在的,人是城市的主體,所有的建設都應圍繞人的需求展開。如果只注重機動車的行駛順暢,而忽視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出行權益,那么這樣的道路規(guī)劃是不完整、不合理的。
美觀的綠化固然能提升城市的“顏值”,但實用的道路設施才是保障城市“健康”運行的關鍵。一個真正宜居的城市,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有關部門在進行道路規(guī)劃和建設時,應進行全面、深入的考量,廣泛收集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不同出行群體的需求。
對于金橋大道和后湖大道交叉路口的問題,應盡快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合理規(guī)劃并增設非機動車道和斑馬線,完善交通標識和標線,讓非機動車和行人能夠安全、順暢地通行。這不僅是對市民生命安全的負責,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城市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道路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市民的生活質(zhì)量。希望未來的城市道路建設能夠?qū)⒚烙^與實用緊密結合,讓我們的城市既擁有美麗的外表,又具備貼心、便捷的內(nèi)在品質(zhì),真正成為市民安居樂業(yè)的美好家園 。(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