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贊美《聲生不息·大灣區季》本期的選歌。
本期節目,推出的是香港男歌手主題競演,有MC張天賦、林家謙新歌手的作品,也有陳奕迅、陳小春、張國榮、謝霆鋒老歌手的經典。
但無一例外地,推選的作品,幾乎都是大家不太熟悉,但絕對經典的歌曲。
其實這個策略我非常喜歡,“名不見經傳”的歌曲改編的意義才更大,一是能夠讓不熟悉的老歌通過翻唱更火一把,另外全新演繹也更添新意。
只是沒想到陳小春和陳奕迅的這兩首經典的翻唱,實在顛覆了我的預期。
《獻世》
沒想到,《獻世》這首歌的作曲竟是周杰倫,聽旋律完全聽不出。
聽陳小春唱《獻世》,越聽越難過,那種發自內心的自卑、自憐自艾,聽得人心碎。
這首歌唱的是一種無法面對公眾的情感,“我這種身世,有甚么資格,獻世”,講述的是對自我價值的質疑,同時又與前任有著割舍不了的深沉情感,于是在這其間反復拉扯。
有一種說法是,“獻世”在公眾面前丟臉的意思,在這里,我的理解,是將個人才華、社會地位、社會價值等的整體面貌的呈現。
因為無法擁有高的社會評價,所以會無限貶低自己、無法給予對方“獻世”資格,對前任的愛,只能隱藏于心,卻無法公示。
這首歌歌詞的內涵深刻而細膩,將這種扭曲、失意的情緒表達得令人動容。
旋律抑揚頓挫,深沉內斂,壓抑、苦悶。不用太多配器,通過歌聲就能讓人感受那份苦楚和傷感。
當然也因為詞曲的卓越,這首歌曲在2003和2005年分獲四項大獎。
獲得2003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專業推介叱咤十大”獎、200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杰出表現”金獎;2005年獲第5屆音樂風云榜“最佳粵語作詞”獎 ;周杰倫更憑借該歌曲獲得“最佳粵語作曲”獎。
但在《聲生不息·大灣區季》薛凱琪、衛蘭、黃洛妍的演繹中,我卻沒有感受到這種壓抑。女生來唱這首歌更讓人動容才是。
因為在男權社會,女性有更多的焦慮和壓抑,也更能體會因社會價值無法與之匹配而產生的自卑心理。
而這種將社會價值無限夸大、自我價值無限貶低,卻是某種社會教化的結果,很多人深受其害卻無法自省,只能深陷痛苦中無法自拔。
這讓我想到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李文秀和媽媽張鳳俠的一段對話:
李文秀:你看,我雖然笨手笨腳,但我還是個有用的人對不對?
張鳳俠:啥叫有用?生你下來是為了讓你服務別人的?你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或許是高低貴賤、有用無用之分的理念,才是傷人的無形利器。有用便為他人所用,無用便自在逍遙地成長和消亡,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種獻世。
《七百年后》
《七百年后》這首歌的原唱是陳奕迅,作詞人林若寧根據電影《機器人瓦力》創作而成,它描繪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也折射出了人類對生存和情感的思考。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無不被EVE和WLAA-E兩人的情感而感動落淚。
這首歌哀怨而浪漫,機器人的真摯情感沖擊著一切以有用為基準的實用主義愛情觀,那些黑膠、燈泡、卡式帶等看似過時和無用的物品,因凝結著歷史的溫度,珍貴的回憶,情感的紐帶,而彌足珍貴。
瓦力不在乎時間的流逝,環境的惡化,只在乎伊娃的存在;他不在乎物質的匱乏,社會的冷漠,只在乎伊娃的陪伴,他不在乎生死的分離,命運的無常,只在乎伊娃的心意。
這種橫跨700年、恒久不變的情感,是厚重的、深沉的,更是激動人心的。音樂帶領我們走進這個夢境一般的時光隧道。從瓦力的視角,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情感之旅。
主歌A段,是瓦力在垃圾場中孤獨寂寞的生活,此時的音樂調性應該是低落哀婉的;而到了B段中部是他們相遇相愛,贈送禮物的過程,音樂也開始變溫暖積極。最后C段是他們共同面對危機挑戰,音樂變得激昂陽光。
當然,這首創意飛揚的歌曲,也獲得了一堆的獎項。
2009年,獲得2009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歌曲、最佳歌詞獎 。2010年,獲香港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My Astro至尊流行榜2009至尊金曲;第32屆十大中文金曲、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獎 ;華語金曲獎2010十大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粵語歌曲獎等獎項。
這樣一首如此美好優秀的歌曲,但在《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的重新演繹中,完全沒有體現出來,編曲太弱了,黃子弘凡和林智樂也似乎無從發揮。
但節目組選擇了這首陳奕迅的《七百年后》卻有別樣意義。
在迷茫之時、落寞之中,當AI即將主宰人類文明的當下,這首《七百年后》讓我們看到記憶的珍貴。收集回憶,積蓄情感,才是可以人類拯救自己的動能。
體驗和感受是任何事物不可代替的,它是人類所獨有的靈性,是數字、代碼所不可替代的,而物品,不過只是它們的載體。
所以聽《七百年后》,我們又何必等到七百年后,現在開始,更多地體驗和感受情感的流動,而不是思維的狂歡,真摯的情感,才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大的幸福體驗。
本期兩首歌曲,都是非常優秀的選曲,但都是差強人意的改編。
所以,對于歌手而言,僅僅只有唱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盤地了解作品,懂得如何改編,才能將作品演繹好,從而獲得能力的突飛猛進。
就跟演員需要對劇本千挑萬選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本子,才不會浪費自己的好演技。
歌手也是相對被動的職業,但我相信,一個有主動性的好歌手,為了讓作品發光,讓自己成為明星,是完全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的。
這就要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從其中的一個環節,變成一個把握整體的優秀導演,才能夠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而對于節目組而言,想要不再毀經典,還是要更好的理解作品,整體方向正確,才容易做出真正出圈的改編,再創經典。
好作品,需傳承,最好的傳承,就是創新。希望《聲生不息·大灣區季》帶給我們更多經典翻唱,從而不負期待,不負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