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TikTok離不開美國,還是美國人離不開TikTok?
據環球網1月14日報道,美國互聯網用戶正在通過下載使用中國社交平臺軟件小紅書,來反擊美國政客封禁TikTok。其中一些用戶表示,自己寧愿選擇使用來自中國的APP,也不愿意再使用例如美國科技巨頭Meta旗下的“臉書”(Facebook)等美國社交平臺。
這導致小紅書在1月13日登頂成為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美國區下載量最高的免費應用,一夜之間上百萬來自美國的“TikTok難民”涌入中國社交APP。小紅書APP一躍成為美國下載第一的社交平臺軟件。
為什么美國網友對小紅書如此趨之若鶩?有幾位美國網友用視頻作的解釋頗為讓人動容,一位美國網友如此說道:“在美國四十多年來我幾乎不被人關注,連鄰居都不和我說話,但是在中國社交軟件TikTok和小紅書上很多很多人向我問好。”另一位美國網友留言寫道:“我在Facebook上發布我左腿受傷的視頻,下面的留言只會出現希望我另一條腿也折了的惡毒評論,在中國社交軟件上永遠不會看到。”
還有一位20歲的美國女孩說:“我19歲被檢查出腎衰竭,我根本不抱任何希望能做腎臟移植手術,因為配型希望太渺茫了,我在TikTok上發了自嘲的視頻后,一位網友找到我要給我捐腎,幸運的是,她和我匹配成功了,我非常感謝這個女孩以及TikTok給了我重生的機會。”得知TikTok即將被封禁后,她數次哽咽著說不出話。
一位美國網友的留言代表了大多數美國人的心聲:“美國政府一直宣傳中國是敵人,但是我在小紅書上卻看到所有中國人都很友好,他們的生活令我羨慕。”甚至有美國網友調侃道:“我要把ID改成社保賬號,只為讓我的專屬間諜快點升職。”
大量美國人涌入讓小紅書措不及防,連夜加班修改頁面。據經濟觀察網報道,一位接近小紅書的人士表示,小紅書內部團隊從1月13日當天就開始加班了,正在針對外國用戶做功能優化,他們希望努力承接這波流量。同時,合規、安全相關的團隊也同步開展工作。他表示,用戶或許很快能體驗到新功能。
甚至小紅書的CEO還專門發了視頻歡迎美國用戶下載這個應用,這讓美國網友十分感動。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TikTok離不開美國,還是美國人離不開TikTok?小紅書能否接得住這波潑天富貴?
十年磨一劍
毛文超和瞿芳于2013年在上海創立了小紅書,最開始是一家專業做海外購物分享的平臺,主要分享的內容是美妝,此時的小紅書僅僅是一個分享社區。以其獨特的社交屬性,成為眾多女性的新寵。2016年小紅書增加電商屬性,開辟出直播業務,但前十年小紅書并未盈利,直至2023年小紅書才扭虧為盈。
2022年小紅書營收約20億美元,但凈虧損2億美元,2023年,小紅書營收接近37億美元,首次盈利達5億美元。小紅書的扭虧為盈,也引發眾多資本關注,2024年小紅書上市傳聞不絕于耳。據外媒披露,小紅書利潤在該年有望翻一番,突破10億美元。
小紅書多次上市傳聞均無疾而終,大量小紅書的用戶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來自海外,這也成為小紅書的一大資本。因為小紅書最早是做海外購物平臺起家,所以在平臺上有大量的留學生、定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在使用,甚至有部分外國的中文愛好者也在使用。國內小紅書用戶可以在平臺上輕松獲得來自于歐美IP用戶一手分享的資料。
同時小紅書的社交屬性功能,也讓其發展迅猛,且小紅書的用戶群體基本是在本科以上,相比快手、抖音而言總體素質相對較高,內容也更加精煉和有價值。小紅書用戶趙賢賢認為小紅書就是圖文搜索版的百度,“小紅書的搜索更加精確,在海外用戶分享方面有絕對優勢,甚至比百度更具優勢,但目前廣告越來越多,影響了用戶體驗,”
網傳小紅書有多次IPO傳聞,但小紅書一直否認。在美股上市失敗后,小紅書還否認了港股上市的傳聞。只是遲遲未能上市,讓不少投資人心生焦慮,也導致了小紅書以出售老股的方式來尋求“接盤俠”,向現有和新投資者出售股份,并不能稱之為融資,畢竟資金依然在股東之間流動,小紅書并沒有任何資金流入,這種以股權轉讓的方式是老股東套現的表現形式,卻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為小紅書的上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投資人史保剛認為小紅書十年磨一劍,從2023年開始盈利后,其市值必定大幅增加。“小紅書不缺錢,其二手份額的價格一度近200億美元,但DST這一輪的實際成交價格約為1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0億)上下。但早期投資人有套現退出的需求,小紅書親自操盤老股買賣,也算是為老股東兜底,這對小紅書的上市計劃有較大幫助。”
廣告占營收8成
目前小紅書的營收主要來源于廣告和電商兩大板塊?。而具體來說,廣告收入占據了主要營收的80%,而電商收入則占據了20%,也就是說現階段,小紅書的主要營收構成為廣告。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2022年,小紅書營收中廣告與電商“八二”開;2023年廣告的營收占比略有下降,占比在70%-80%之間。
但完全依賴廣告,必定很難保持長久增長,B站此前就過度依賴廣告,導致增速放緩,最終將其廣告業務營收占比不斷降低,截至2024年三季度,B站廣告營收占比只有29%,此前B站廣告營收占比一度接近7成。
現階段,小紅書的營收來源主要依靠廣告,但通過內容廣告商業化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小紅書用戶王一然對此表示了反感,“比如,很多人移民或者留學,會在小紅書上看經驗分享,但這類分享也同樣會有很多廣告,很多關于移民的筆記上面寫了‘推薦’,而這種推薦,肯定是花錢買的廣告位,但很多移民中介都存在虛假信息和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這就讓有需求的用戶利益受損,也會讓真實用戶的體驗感偏差,造成用戶流失。”
王一然舉例說明,小紅書里的移民和留學廣告會提到“綠卡生免費讀公立小學、中學,未來被哈佛、耶魯錄取的幾率比外籍生高幾倍;綠卡生讀私立學費比外籍生更便宜;換個輕松的賽道比內卷有用100倍等”,但這些或不合常理。與事實不符,這樣用戶的體驗感會越來越差。
“種草經濟”在特定大環境下有一定的優勢,但隨著廣告的增多,廣告業務包括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兩類,涵蓋開屏廣告、火焰話題廣告、商業話題等多種形式的廣告資源。導致用戶對這種經濟模式逐漸產生排斥和抵制。廣告增多,原生內容與商業內容混雜,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一部分用戶選擇沉默或退出,平臺“失活”、流量銳減,并且這種負面影響往往是不可逆的,尤其是短視頻時代,抖音、快手甚至百度的興起,對小紅書的直播帶貨造成一定影響,也會讓越來越多廣告的小紅書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海外用戶激增后的成本
海外用戶激增或是把雙刃劍,此前小紅書的內容主要以中文為主,目前海外用戶激增,而小紅書并不自帶翻譯功能,海外用戶只能使用英文翻譯軟件或第三方翻譯平臺進行交流,這種情況或導致小紅書的運營成本增加。
最近涌入小紅書的“TikTok難民”用戶,原先就是在海外擁有一定粉絲基數的博主。他們在小紅書上發布穿搭、寵物等話題的內容,展示個人才藝,甚至還發起直播,這種就需要中英文互譯。相比TikTok對內容進行分區,并且限制注冊手機號的所在地。小紅書暫未對內容進行分區,海外用戶注冊相對簡單,這些海外用戶的大量涌入也會導致小紅書的運營成本激增。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小紅書內容團隊從1月13日就已經進入加班模式,其主要任務就是針對海外用戶的功能優化,希望以此來接住這潑天富貴,但是大量的海外用戶還會帶來一些未知的風險控制成本。
投資人史保剛表示:“小紅書能成為TikTok繼承者,是因為中國其他的APP美國用戶無法直接使用,小紅書允許非‘+86’地區的用戶直接注冊使用,此外小紅書和TikTok一樣,擁有強大的算法背書,這對美國網友用慣了TikTok來說上手簡單。但是也需要清醒的看到這些TikTok難民更像是對美國政府不滿的一種發泄,這股熱潮過了用戶留存存疑,小紅書指望這些海外用戶增加收益的愿望比較美好,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小紅書目前能收獲的或是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和口碑形象的提升。”史保剛還指出,小紅書面臨的風險一點不比TikTok小,“TikTok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美國總人口不過3.3億,一半以上的美國人都是TikTok的用戶,說禁用就禁用了,小紅書應該警惕TikTok的前車之鑒。”
大量美國網友涌入給小紅書帶來一波流量,只是這種流量能否持續或者帶來的具體收益還有待觀察,一切都存在較大變數。小紅書遠未到提前開香檳的時候。
那么你認為TikTok難民的這波潑天流量,到底能給小紅書帶來什么?
作 者 |夢蕭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