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忙著準備早餐呢,兒子就歡快地跑過來,“媽媽,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得非常聰明,老師問什么,我能很答出來!考試還全對了!你平常不是老說,好好吃飯,就會有好腦子好身子嗎?我想,肯定是吃了你做的飯菜,我才變聰明的。”
孩子的天真成功把我逗笑了。不過,他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人的身體,是由所吃的食物構成的。人的聰明才智也是可以吃出來的。
根據美國醫學家斯卡蒙,將人體的每個部位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的生長速度都不一樣。
大腦的發育,在6歲之前快得驚人,3歲就發育完成了60%,6歲則達到了90%以上。
6歲之后,大腦以外的身體部位開始快速發育,比如,構建強健體魄的免疫系統(淋巴曲線)在6歲左右迅速增強,并在12歲達到頂峰。
為什么好些家長都說孩子過了6歲就不會頻繁生病了呢,我覺得原因就在這。
這說明了,6歲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節點。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好腦子,好視力,好身體。怎么實現這三個愿望呢?很簡單,就是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食用3種養眼益腦的食物。
1.深海魚——為孩子的智慧加點“油”
小孩子的腦瓜子里,每秒鐘都有數以萬計的神經元在產生連接,尤其是在生命的頭1000天(從胎兒到兩歲多),突觸數量增長最快,如果營養支持不足,大腦背后開展的這一切就會趕不上進度。
而DHA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占人腦脂肪含量的30%-40%,在視網膜中也占有50%左右。深海魚里面就含有豐富的DHA,孩子每周吃3-4餐的海魚,腦部和視力就得到更充分的發育。
喏,富含DHA的食物,美媽都給大家標注出來了。如果你很難買到新鮮的海魚,那也可以買青花魚罐頭、小沙丁魚等容易儲存的食材,變著花樣做給娃吃。
2.蛋類——大腦的“充電寶”
有見地的家長,每天都會給孩子吃上一兩個雞蛋。因為它的營養太高了,吃它肯定不會出錯!
膽堿是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前體,能夠促進神經信號的傳遞,增強記憶力,而一個雞蛋里頭就含有147mg左右的膽堿,吃1個就能滿足一天的需求量。
大腦分泌的荷爾蒙,比如讓人心情愉悅的血清素,令你干勁滿滿的多巴胺,讓你能安然入睡的褪黑素,這些荷爾蒙都由必需氨基酸(蛋白質)組成。
一個孩子,要是蛋白質攝入不夠,人就會蔫蔫的,情緒特別焦躁,注意力也會變差。雞蛋的氨基酸組成比例接近人體需求,每天吃一兩個雞蛋,不用擔心孩子沒活力。
水煮蛋吃膩了,可以換下別的吃法,比如和雞蛋一起做成松軟的雞蛋餅,和海苔搭配做成美味的雞蛋卷。時間緊張的話,做煎蛋三明治也不失為一個高效又營養的選擇。
3.漿果——大腦與眼睛的雙重保護者
漿果里都含有很多的花青素。這種被譽為“超級營養”的物質,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對大腦和眼睛有多方面的保護作用。
假如把腦細胞和視網膜,比作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那么花青素就是勇敢的士兵,每每遇到有害的自由基,它會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并將其清除掉,保護“老百姓”免受氧化損傷。
另外,視紫紅質(幫眼睛快速適應光線變化)也需要花青素的助力,才能生成。
現在的小朋友,閑暇時都愛捧著手機、iPad玩,眼睛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下,眼睛容易出現干澀、酸痛、流淚的情況。
日常多吃一些含有花青素的漿果、蔬菜(見上圖),相當于大腦穿上了一件“防護服”,給眼睛戴上了“護目鏡”,想腦子不靈活,眼睛不明亮都難。
小小的改變,帶來大大的驚喜!從現在開始,把這3大類食物放進孩子的餐盤里,孩子的身體和大腦肯定能得到最好的滋養,吃出好腦力,養出好視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